“马云的话彻底应验了!”江西一楼盘打4折,老业主懵了:我119万买的现在只值40万?不料,售楼部的一句话更残忍了,销售说:“老业主闹的话,那不是更证明新买的捡到漏了嘛。”网友感叹:马云的话彻底应验了...... 2025年清明时节的南昌街头,江铃时代城售楼处前的樱花开得正艳。 三辆贴着"清盘特惠"的红色广告车循环播放着促销广播,与聚集在售楼部门口的业主们形成刺眼对比。 王女士攥着泛黄的购房合同,手机屏幕上跳动的40万估值,让这个春日陡然生出寒意。 三年前开盘时的盛景犹在眼前。 彼时开发商打着"地铁学区房"旗号,将1.2万元/㎡的均价包装成财富密码。 像王女士这样的工薪家庭,掏空六个钱包凑齐首付,每月省吃俭用偿还月供,幻想着给子女攒下栖身之所。 售楼小姐们信誓旦旦描绘的"省级名校""商业综合体",如今却成了泡影。 规划中的学校降格为村小分校,商业街沦为菜市场,地铁4号线仍在图纸上沉睡。 "现在卖4388元/㎡,简直就是白菜价!" 业主陈先生举着计算器,指尖颤抖着划过房价走势图。 他的三居室从119万缩水至40万,相当于全家八年积蓄化为泡影。 更残酷的是,若现在抛售还需倒贴30万偿还房贷,这个数字足以让普通家庭陷入"负资产"泥潭。 开发商的回应堪称"神补刀",面对维权业主,售楼经理理直气壮: "老业主闹得越凶,新客户越觉得捡到漏。" 这种将购房者情绪转化为营销策略的荒诞逻辑,折射出楼市调控下的生存博弈。 有数据显示,该楼盘现价仅为南昌新建区均价的45%,而同期红谷滩核心区房价逆势上涨5%。 这场降价风波撕开了房地产市场的残酷真相。 在九龙湖新城,超20个月的库存去化周期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迫使开发商祭出"工抵房""员工特惠"等变相降价手段。 某央企项目经理透露:"国企都扛不住降价,民企更惨。有楼盘精装现房从1.1万降到7字头,售楼处连夜封场防闹事。" 有人翻出2017年马云"房价如葱"的预言,戏称"南昌楼市为预言献祭"。 更多人陷入沉思:当房产占家庭财富77%时,这种"击鼓传花"游戏终将反噬每个参与者。 社交平台上,"断供被诉""抑郁卖房"的案例不断刺痛神经,反应出中产阶层的集体焦虑。 "119万变40万"的黑色幽默是房地产金融化转向居住属性的阵痛。 当政策调控、市场供需与人性贪婪交织,我们不得不直面三个拷问: 如何让住房回归本质?怎样保护合理住房需求?暴富神话破灭后,普通人该如何守护财富? 正如社会学家所言: "房子本应是遮风挡雨的港湾,不该成为吞噬幸福的怪兽。" 在楼市分化的新时代,理性购房、风险自担,才是穿越周期的生存法则。 创作来源: 九派新闻,《江西南昌开盘4年,房价打4折》
江西南昌江铃时代城的售楼处被一女业主砸了。起因是这个楼盘大幅降价销售,目前只要4
【49评论】【13点赞】
用户14xxx87
愿赌服输!
衣食足而后知礼
商品房,商品价格涨跌正常
患不均
拿三代人的钱去买一间只能够住三个人的房子。不参与就行了。
赢鑫赢
房价如葱面对现实吧……资本家洗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