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生死战:若败此仗,何来新中国?聂荣臻晚年仍后怕…… 1935年5月,大渡河畔的悬崖峭壁间,一支衣衫褴褛的红军队伍正被国民党军紧咬不放。蒋介石在电台里狂笑:"让他们做第二个石达开!"而毛泽东盯着地图上那条铁索晃动的泸定桥,对聂荣臻说:"这是红军的生死门。" 红军渡过金沙江后,原本计划从大树堡渡河,却突然发现对岸早有川军布防。此时追兵距离不到百里,毛泽东突然拍板:"改道泸定桥!" "那里只有十三根铁索,守军还拆了木板..."参谋长刘伯承犹豫道。朱德却注意到毛泽东手指在发抖——这位素来沉稳的领袖,此刻正押上全军的命运。 5月29日凌晨,22名突击队员背着大刀、手榴弹开始攀爬光溜溜的铁链。对岸机枪扫射下,不断有人坠入咆哮的河水。突然"轰"的一声,川军浇上煤油点燃了桥板! "同志们!这是最后的希望!"指导员廖大珠吼叫着冲进火海,战士们踩着烧红的铁链前进,头发着火就甩甩头,绑腿烧着了就扯掉继续冲。当红旗终于插上对岸时,聂荣臻数了数:十八名勇士永远留在了大渡河。 就在红军夺桥的同日,薛岳率领的中央军刚刚抵达安顺场。他们看着被毁的渡船冷笑:"共军插翅难飞!"殊不知红军早已昼夜疾行240里,创造了世界行军史的奇迹。 晚年的聂荣臻回忆此事仍心有余悸:"如果泸定桥没拿下,前有大河,后有追兵,红军只能进藏区当土匪,哪还有后来的新中国?" 2016年,军事科学院用计算机推演当年战局:若红军延误半日,将被20万国军合围。而当年幸存的突击队员刘金山,晚年总摸着左臂的烧伤疤痕对孙子说:"这疤要是多长一寸,你现在就没机会上学了。" 这场战役最震撼的或许不是战场奇迹,而是当22名勇士冲上铁索时,其实没人知道对岸究竟有多少敌军。他们赌上性命的,是一个当时看来几乎不存在的"新中国"。#致敬最可爱的人#
长征生死战:若败此仗,何来新中国?聂荣臻晚年仍后怕…… 1935年5月,大渡
随风起舞的尘埃
2025-04-20 05:24:20
0
阅读: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