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能源博弈火药味越来越浓,中方直接停了美国液化天然气的订单,70天一张单都没下

国际新鲜事短波 2025-04-20 11:12:32

中美能源博弈火药味越来越浓,中方直接停了美国液化天然气的订单,70天一张单都没下,摆明要给特朗普点颜色瞧瞧,转头俄罗斯部长就飞来北京,谈加码合作,气得华盛顿直跳脚。 中方这招高明,早早跟卡塔尔、澳大利亚铺好路,能源安全稳得一批,可特朗普还在白宫傻等电话,以为关税能逼中方低头,这场较量,中方胸有成竹,美国却慌了神,到底谁能笑到最后?

全球能源市场,从来都不是风平浪静的地方,今年的液化天然气的贸易格局变得更复杂,欧洲缺气、亚洲需求旺盛,现在各国都在抢占先机,而中美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能源合作本该是互利共赢的典范,但美国的单边主义让这事变了味。 加征关税、挥舞制裁大棒,华盛顿似乎觉得能靠硬实力压服所有人,可中方这边,早就不是被动挨打的角色,能源安全是大事,容不得半点马虎, 中方这些年一直在全球跑马圈地,和卡塔尔、澳大利亚签大单,跟俄罗斯越走越近,目的就是把能源供应的主动权攥在自己手里。

在这场博弈中,中方的底气从哪来,简单说,就是早有准备,中方进口的LNG中,美国只占了6%的份额,远低于之前,这可不是临时起意,而是多年布局的结果。 卡塔尔之前跟中方签了27年的LNG供应合同,澳大利亚的出口量也在稳步增长,更别提俄罗斯,中俄双边贸易额已经突破2400亿美元,能源这块更是重头戏,中方心里有本账,能源进口的多元化战略就像一张网,哪个环节断了,都不至于伤筋动骨。

现在我们直接对美国LNG按下了暂停键,从2月初开始,70天过去了,美国得克萨斯州的LNG运输船,再也没接到中方的订单,这事可不小,能源贸易是中美关系里少有的、美国能保持顺差的领域。 中方这一停,美国的能源公司估计懵圈了,得州几家LNG出口商的股价应声下跌,华尔街的分析师们急得直挠头,毕竟中国是全球最大的LNG进口国,丢了这么大一块蛋糕,美国的损失可不是小数目。

更让美方头疼的是,中方的这一手完全在情理之中,华盛顿近年来的关税政策摆明了是想逼中方就范,但中方压根没打算接这招,而暂停LNG进口这操作,既是给美方一个下马威,也是在提醒所有人:中方有能力、有底气调整自己的贸易格局。 实际上,中方的能源战略,早就开始“去美国化”,我们从卡塔尔进口的LNG增长了不少,从澳大利亚的进口量也创下新高,这些合作伙伴不仅供应稳定,价格也比美国更有竞争力,换句话说,中方压根不缺选择。

就在美方还在消化这记重拳的时候,俄罗斯看准时机,果断出手,4月18日,俄罗斯能源部长齐维廖夫的专机降落在北京,消息一出,国际能源圈都炸了锅,这次访问可不是走过场,中方高层亲自会见,双方聊得深入又务实。 能源合作是中俄关系的大动脉,天然气贸易额也再创新高,俄方对华输气量比前增长了很多,而且“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项目又有了新动静。 这个项目一旦落地,每年能向中方输送5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相当于中方2024年天然气进口总量的三分之一。

“西伯利亚力量-2”号的进展可没那么简单,过去几年,俄方提出过通过哈萨克斯坦过境的方案,但这条路线已经满负荷运转,中方果断否决,即便如此,谈判的脚步没停。 去年,普京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公开表示,俄方愿意调整路线,确保项目尽快落地,中方驻俄大使也放了话,2025年的对华输气量还会再涨看,面对外部的制裁和打压,双方都明白,抱团取暖才能走得更远。 反观美国,日子可不好过,特朗普上台后,挥舞关税大棒,以为能逼中方坐到谈判桌前,可现实狠狠打了脸,中方的反制让美国业界叫苦不迭,LNG出口商的订单没了,供应链企业也跟着慌了神。

2025年一季度,美国股市的能源板块波动加剧,债市也跟着不稳,更要命的是,美国企业压根不敢轻易调整供应链,特朗普的政策反复无常,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他会出什么招,美国企业现在是进退两难:继续等下去,市场份额只会越丢越多;贸然转向其他市场,又怕成本高到吃不消。 特朗普这边还在摆谱,表示“球在中方这边”,一副等着中方主动打电话的架势,可中方压根没这打算,贸易战这东西,中方从不想主动挑,但也从不怕打,过去几年,中方在能源、芯片、制造业等领域的布局,已经让美方的讹诈没了底气。

反倒是美国这边,供应链的脆弱性暴露无遗,他们对华贸易逆差依然很高,能源出口的顺差本是少有的亮点,现在却被自己作没了,这场博弈归根结底是认知的较量,中方看得很清楚,中美合作的本质是互利共赢,而不是谁吃谁的零和游戏。 特朗普要是真想谈,就得先放下“美国优先”的傲慢,取消那些不合理的关税,只有这样,双方才能坐下来好好聊,否则,华盛顿继续耗下去,受伤最深的只会是自己。

0 阅读:412
国际新鲜事短波

国际新鲜事短波

短波传递国际新鲜事,简洁明了,让您快速获取全球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