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们聊一下协和医学院,这是医学领域的天花板级存在。医学界有“北协和、南湘雅、

岚岚看商业 2025-04-20 19:59:55

今天咱们聊一下协和医学院,这是医学领域的天花板级存在。医学界有“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的说法,堪称“东邪西毒南帝北丐”般的存在。国内顶尖医学院众多,如天津医科大学的白求恩医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等,但协和医学院的顶尖地位无人质疑,堪称碾压级的绝对第一。 协和医学院有多牛?它曾用名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后自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没有参与985、211评选,却凭实力成为医学界“扫地僧”。民间有说法:“阎王让你三更死,协和留你到五更”,足见其医学实力之强。 追溯历史,1906年在清末慈禧支持下,法英教会创办协和医学堂,初具规模。1914年,病毒学专家伍连德意识到中国需顶尖医学教育,联系美国洛克菲勒家族(全球顶级富豪家族,六代延续,富过三代),一拍即合决定建一所比肩美国霍普金斯的医学院。洛克菲勒家族斥资20万大洋(仅买地费用,对比陈嘉庚卖房款30万办厦门大学)买下清末豫亲王府,引进西方顶尖师资、教材、设备(连马桶都从美国采购),实行“高精尖”培养:前三年基础学科逐年淘汰,通过率不足50%,最终进入医学本科者仅10%左右,第一届仅3人毕业。20多年间毕业两三百人,均成国内外医学大家。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学校停办,部分西迁至华西医科大学借址办学,1946年迁回北京。解放后由国家接管,周总理题写“中国医科大学”校名,50年代和70年代因特殊原因停办,1978年恢复高考后快速发展,1985年更名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协和与北大、清华曾有渊源。早年协和本科基础教学放在北大,后北大合并北京医科大学,协和尴尬之际与清华合作(非合并,行政独立),挂“清华医学部”牌子,临床医学招生用清华指标,分数超690分甚至700分,实行8年直博培养:前两年半在清华学化学、物理、生物等基础学科,一年多医学基础在协和,三年多临床专业学习在协和,最后8个月博士科研训练,毕业即获博士学位。协和临床博士全国顶级医院抢着要,地方医院见其学历亦望尘莫及。 协和有三宝: • 图书馆:抗战时已有7.5万册顶尖医学专著,至今保留全球400多种医学杂志创刊号,堪称医学“兵器库”; • 病案:1921年至今所有病案完整保留,孙中山、张学良等名人病案可查,连70岁患者1950年病史都能追溯,奇病怪病诊治经验无人能及; • 教授团队:张孝骞、林巧稚等顶尖医学泰斗辈出,师资实力冠绝全国。 协和本科专业极少,仅临床(与清华合作)、药学、护理,其临床医学博士是医学界“通行证”,资源、培养模式、行业认可度均为天花板级别,未来很长时间内难有院校超越。

0 阅读:65
岚岚看商业

岚岚看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