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铜错金银甪端形熏炉
此甪端香炉,由盖和炉身两部分组成,盖为兽首,炉为兽身,两者合为甪端。甪端状似狮又似彘,独角如弓,双目怒凸,昂首,圆鼻朝天,张口露齿,颈部饰鬣毛一周,身呈球形,四足挺立,四肢强健,局部错金银,周身浮雕如意云头纹,饰螭龙纹金银片,通身嵌回纹银丝锦地。铜色泛黑,金银灿然夺目,明暗对比,尊贵典雅。炉内中空,可装香料,焚香时,香气自兽口涌出,吐纳自若。
甪端为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瑞兽,能日行万里,能言四方语,好生恶杀,而且只陪伴明君,专为英明帝王传书护驾,寄寓美好愿望,祈盼国泰民安、人寿年丰。甪端与麒麟相似,外形怪异,犀角、狮身、熊爪、牛尾。在官方,它象征光明正大、秉公执法,在民间,它象征吉祥如意,风调雨顺。
中国的香文化,可追溯至战国时期,东汉时兴于宫廷中。焚香料以草本为主,亦有些许矿物辅用。古人室内熏香为净化环境、提神醒悟之用,并引申为雅士风采之事。至宋代,品香文化盛行于宫中,在书斋或厅堂中陈设香具及举办香席成为贵族及文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享受。明代香学更兴,宣德年间所制的铜炉具各式各样。后人有幸可赏明代之香熏器具,置于案上、室内一隅或掌上,不甚乐乎。
尺寸:高35.5cm;长25cm;7.1kg
来源:保利香港2025春拍《颐华:重要宫廷艺术珍品选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