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六十多岁的康熙喝完鹿血,感到浑身燥热,正准备翻嫔妃的牌子。谁知,李德全扑腾跪下,哭着请求:“皇上您不能再翻牌子了。”
“皇上,您不能再翻牌子了,这样您的龙体怎么吃得消啊?您的龙体要是出现一点闪失,奴才就是万死也难辞其咎啊!”
贴身伺候的大太监李德全对于康熙的举动可是吓坏了,看着康熙想要再次翻牌子,李德全连忙跪在地上苦苦哀求,看着李德全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康熙也是为之动容。
早年间,福临(顺治帝)因为董鄂妃的去世郁结于心,身体状况每况愈下,最终在24岁风华正茂的年龄撒手人寰,将清朝的烂摊子交到了当时的孝庄太后和玄烨(康熙小名)的手中。
公元1661年,年仅8岁的玄烨在孝庄太后的扶持下登上了帝位,成为了高高在上的皇帝。
顺治皇帝生前对玄烨多有疏忽,因为不喜欢玄烨的生母,所以顺治对玄烨绝对算不上是一个慈父,玄烨的童年生活可谓是十分惨淡。
好在孝庄太后对这个孙子十分宠爱、疼爱,便将玄烨养在了自己身边,这时的玄烨才算是拥有了一些关爱,生活也逐渐好了起来,那个时候玄烨的身边就有一位大太监贴身伺候。
这名太监正是李德全,李德全对于年幼的玄烨而言是玩伴、亲人,唯独不是地位低下的奴才,后来8岁的玄烨算是“临危受命”成为了皇帝,史称康熙皇帝。
小小的玄烨坐在大大的龙椅之上,心中是从未有过的无助和彷徨,虽然有孝庄太后在旁边坐镇,可玄烨还是觉得自己仿佛孤家寡人,好在自己的身边始终有李德全的陪伴。
玄烨学着自己印象中父皇的模样应对大殿之上咄咄逼人的朝臣,一点一点摸清大臣们的脾性,一点一点学会喜怒不形于色,终于在时间的淬炼之下,玄烨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帝王。
哪怕是自己一个随意的眼神,原本嚣张跋扈的大臣便吓破了胆子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可看着眼前的一幕幕,康熙不仅没有一种帝王的成就感,反而觉得自己愈发成了孤家寡人。
扭头看一眼在自己旁边眼观鼻鼻观心的李德全,康熙眼中突然就浮现了一抹笑意,纵使自己是万万人之上的帝王,可李德全还一如当初一般对自己忠心不二、关怀备至。
天冷了,李德全会默默将康熙最喜欢的那件皮草大衣披在康熙的肩上,并不忘叮嘱:“天气渐寒,政务繁忙,皇上切记要保重龙体。”
在康熙觉得口干舌燥之前,一杯暖暖的茶水总会及时出现在康熙批阅奏折的小方桌上,李德全总是这样体贴周到,对康熙照顾的无微不至。
一眨眼,康熙已经从当初那个懵懂无知的孩童变成了一个喜怒不形于色、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威严帝王,鬓角增添了白发。
在岁月的侵袭下,康熙和李德全都变得沧桑,可他们彼此之间的主仆情谊却丝毫没有变过……
那天,60多岁的康熙批阅完奏折之后身体很是乏累,便饮用了一碗新鲜的鹿血,鹿血乃大补之物,曾传出有“壮阳”的功效,但康熙已经60多岁,常年繁忙,身体早就已经虚不受补。
一碗鹿血下肚,康熙只觉得浑身燥热难耐,心情也跟着有些烦躁,感受着体内的燥热,康熙一阵心猿意马,准备翻嫔妃的牌子,让嫔妃侍寝。
对于康熙的举动,李德全自然是全力阻止,康熙的年龄在当时已经算得上是高龄,不宜行房事,若是因为冲动导致康熙病倒,那才真是得不偿失。
李德全扑通一声下跪,请求康熙不要翻牌子,对此康熙自然是勃然大怒,口中哀叹:“果真是孤家寡人!”
可康熙动怒归动怒,对李德全并未进行任何实质性的惩罚,反而听从了李德全的劝阻,没有再坚持翻牌子,可自己欲火焚身,燥热难耐,无奈之下,康熙只好大半夜带着李德全在偌大的御花园溜达……
不知过了多久,康熙才带着李德全回到养心殿,彼时的康熙体内那股燥热感已经消失,不一会儿,养心殿便传来康熙均匀的呼吸声,李德全则在一旁假寐……
顺其自然
康熙是年号玄烨是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