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路透社消息,特朗普政府在对华政策上连退两步,美财长贝森特发声希望与中国谈协议,背后折射中美关系新动态。 特朗普执政期间,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加剧。他先是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这一举措严重影响双边贸易关系。但近期情况有了变化,特朗普在重压之下,一是把包括大批中国商品在内的电子产品纳入关税豁免名单,二是明确表示不会与中国“发生冲突”。这时候,美国内部开始出现不同的声音,美财长贝森特表示希望与中国达成重大贸易协议。
来看看特朗普这一系列操作背后,美国的处境。美国之前挑起关税战,以为能把制造业引回国内,结果呢?根据相关调查,绝大部分美国企业对此毫无兴趣。为啥呢?因为回迁美国的成本太高,而且还很难招到足够多的技术人员。更糟糕的是,因为高额关税,美国企业需要大量进口的零部件成本大幅度上升,大约47%的美企准备裁员,他们只能削减产能甚至关门。就算有些美企想回迁,超过40%的企业表示至少要花费3-5年,约33%的企业声称这个过程在5年以上。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和韧性。中国有多元化的出口市场,手里握着大量美债,还掌握着关键材料的先进技术。西方媒体也指出,中国在中美博弈中实力凸显。而且美国想和中国谈判,中国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特朗普政府得保证对中国尊重,平等对话,像之前有些不当言论可不能再有了;另一方面,得指定一个谈判负责人,这样谈判才能顺利进行。
那为什么那些被特朗普“赦免”关税的国家没有一个响应他的号召,签订协议呢?特朗普想让这些国家签的协议核心内容是什么呢?特朗普希望这些国家在90天内签署协议,内容是以降低对等关税为条件,让这些国家大幅降低与中国的贸易合作,禁止或者撤出在中国境内的生产和贸易机构,还要减少从中国进口廉价工业品。这摆明了就是想打压中国贸易出口,遏制中国的工业和制造业发展。 美国心里打着小算盘,想通过这种手段从地缘政治和对外贸易上孤立中国,实现制造业和资本回流美国,好兑现他“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承诺。可是人家那些国家也不傻,美国政客低估了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中国是全球重要的经济体,在国际贸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就拿进出口来说,2024年中国对外出口总额为3.6万亿美元,对美贸易约占中国对外贸易的14%。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着关键位置,很多国家的制造业都依赖中国提供的零部件或者中间产品。 而且从进口侧分析,美国受到的影响比中国大多了。中国通过产业集聚和规模效应,再加上完善的基础设施,成本被压缩到很低。其他国家要是想替代中国的供应链,生产出来的产品成本可能比从中国进口加征关税后的商品价格还高。
再看美国国内的情况,因为中美贸易摩擦,美国金融市场受到冲击,出现“股债双杀”的局面。美国国债收益率直线上升,这对美国的金融稳定是个不小的威胁。而且在国际支付领域,中国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越南、哈萨克斯坦等国接入了中国的支付程序,人民币在swift系统中的影响力也在增强,单日成交金额首次超越swift系统,全球知名支付巨头Stripe也开始与中企合作。这一系列现象都表明,中国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稳固,不是美国轻易能撼动的。 美国现在面临两难境地。一方面,与中国打贸易战,自身损失巨大;另一方面,想拉拢其他国家孤立中国,却得不到响应。中国不是越南,中国有着庞大的国内市场、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美国如果继续一意孤行,只会让中美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自己的损失也会越来越严重。 中美两国在经济上相互依存,两国之间有可能达成一项重大协议。但这个协议必须建立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中国欢迎美国的诚意,但如果美国还是抱着以前的那种霸权思维,那谈判也不会有什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