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美国飞行员蒂贝茨45秒内就杀死了14万日本人。2005年,日本人要求

粉樱萌娃 2025-04-22 10:59:03

1945年,美国飞行员蒂贝茨45秒内就杀死了14万日本人。2005年,日本人要求蒂贝茨在军事法庭上下跪道歉,但他却冷冷一笑:“想让我下跪道歉,那你们就先给南京大屠杀的受害者下跪道歉!” 1945年8月6日的天空格外晴朗,广岛市民像往常一样出门劳作,他们不知道,此刻正有一架轰炸机从太平洋上的天宁岛飞来。 这架以飞行员母亲名字命名的"艾诺拉·盖伊"号飞机里,装载着改变人类战争史的特殊武器,一枚代号"小男孩"的原子弹。 机长保罗·蒂贝茨握着操纵杆的手心沁出汗水,这位30岁的美国空军上校是精挑细选出来的飞行精英,曾在欧洲战场执行过50多次轰炸任务。 此刻他带领的14人机组都清楚,这次任务与往日不同,三个月前他们接到秘密指令,要完成人类首次实战核打击。 经过十个月特殊训练,他们反复演练在万米高空完成159度急转弯的保命动作,每个步骤都要精确到秒。 当地时间8点15分,"小男孩"从弹舱滑落,蒂贝茨立即执行训练了千百遍的逃生动作,飞机在43秒内完成剧烈转向。 剧烈的白光从身后炸开,机组成员从舷窗看到蘑菇云腾空而起,整个广岛瞬间变成火海。 官方数据显示,当天就有7.4万人死亡,后续统计显示最终死亡人数超过14万。 三天后的核爆让日本彻底崩溃,8月15日正午,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宣布投降。 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性打击,让全世界第一次见识到核武器的恐怖威力,作为执行者的蒂贝茨,从此被推上历史的风口浪尖。 战后的日本将核爆受害者的身份当作外交筹码,每年在广岛长崎举行隆重纪念。 他们更是将矛头指向他,要求他为"滥杀平民"下跪谢罪,面对这些指责,这位退役空军准将始终态度强硬:"如果要我道歉,请日本人先去南京下跪。" 他接受采访时说,自己看过南京大屠杀纪录片,日军的暴行比原子弹残忍百倍。 事实上,美国选择核打击并非一时冲动,太平洋战场上,日军在塞班岛、硫磺岛的"玉碎"战术让美军付出惨重代价。 更令人发指的是被俘美军遭受的酷刑:活体解剖、细菌实验、饥饿折磨,这些暴行通过战地记者的镜头传回国内,激起了美国民众的强烈愤怒。 对于蒂贝茨个人而言,这次任务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战后他继续在空军服役,1959年晋升为准将,1966年退役后进入民航领域。 面对媒体追问,他始终强调自己只是执行命令的军人,在俄亥俄州哥伦布市的家中,这位九旬老人保持着规律作息,床头摆着当年机组人员的合影。 2007年他平静离世,临终前仍坚持:"我每晚都睡得安稳,因为知道那个决定拯救了更多生命。" 历史总是充满吊诡,当年被原子弹摧毁的广岛,如今树立着和平纪念公园,而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里,30万受害者的名字仍在等待公道。 日本政府至今未就侵华战争正式道歉,却在每年8月6日准时上演"和平祈愿"。 站在今天的视角回望,核爆确实加速了战争结束,苏联红军在东北摧枯拉朽的攻势、中国战场牵制的百万日军、盟军的海上封锁,共同构成了日本投降的多重推力。 但不可否认,两朵蘑菇云的震慑力打破了军国主义者的最后幻想,正如美国战略轰炸调查报告所述:"即便没有原子弹,日本也将在1945年底投降,但核打击避免了更惨烈的本土决战。" 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但历史的教训永远鲜活,广岛原爆圆顶屋的残垣与南京城墙的弹孔,共同诉说着和平的珍贵。 当我们审视这段历史时,既要看到核武器的毁灭性威力,更要警惕军国主义复活的风险。 毕竟,真正的和平从来不是建立在选择性遗忘之上,而是源于对历史真相的共同守护。 信息来源:《广岛丢下原子弹,我终身无悔》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广岛丢下原子弹,我终身无悔_新闻中心_新浪网

0 阅读:216

评论列表

兰花星

兰花星

3
2025-04-23 03:24

蒂贝茨先生说得好![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浅眸深望未语先笑

浅眸深望未语先笑

1
2025-04-22 22:49

[赞][赞][赞]

猜你喜欢

粉樱萌娃

粉樱萌娃

粉樱萌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