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1月28日,志愿军战士潘天炎因生理需要前往附近草丛,意外发现阵地上竟然空无一人,就在此时,美军突然发起冲锋。在这寒冷的朝鲜战场上,19岁的潘天炎用行动书写了一段传奇。 潘天炎,一个来自湖北农村的18岁小伙子,便是这场战斗中的一员,这个瘦小的身影,穿梭在炮火纷飞的战场,用他的机智勇敢诠释着什么叫“小个子,大智慧”,他所在的六连,一直坚守在阵地最前沿,连日的战斗,让弟兄们疲惫不堪,可没人言退,因为,他们知道,身后就是祖国,身后就是家园。 就在一个紧要关头,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正当潘天炎奋勇杀敌之时,腹中突感绞痛,实在难以忍受,这种时候,谁也不想离开战位,但生理的呼唤岂是人力可以抗拒的?无奈之下,他只得放下枪,朝着身后的灌木丛飞奔而去。 片刻之后,当潘天炎如释重负地回到战壕时,眼前的情景让他大吃一惊——空荡荡的阵地上,哪还有战友们的身影?遍地的弹壳,残破的武器,无不在诉说着这里曾经发生过何等激烈的战斗,而现在,他所在的连队,已经撤退了! 一瞬间,潘天炎感到天旋地转,作为一名战士,突然成了阵地上的孤军,这意味着什么?是该紧随部队撤离,还是留下来守土卫国? 就在他踌躇不定之际,远处山头隐隐传来呐喊声,定睛望去,一排排钢盔在阳光下闪着寒光,分明是敌军的身影! 时间分秒必争,潘天炎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内心的紧张与恐惧,飞快地在散落一地的枪炮弹药中翻找着,手榴弹、冲锋枪、步枪、机枪,一样一样被他归置好,摆放在阵地的各个方向。 这是一场孤注一掷的战斗,潘天炎能寄望的,唯有自己那点可怜的家当,但他明白,胜负往往就在一瞬间,在敌我力量悬殊之际,唯有智慧才能创造奇迹。 美军步步逼近,如狼似虎,潘天炎屏息凝神,如同一只伺机而动的豹子,当敌人进入射程之内,他猛地扣动扳机,“哒哒哒”的机枪声骤然划破寂静,正面阻击来犯之敌。 弹药很快就打光了,有生力量却仍源源不断地向阵地涌来,潘天炎急中生智,迅速转移到另一个火力点,端起冲锋枪,侧翼突击敌军。 就这样,瘦小的身影在阵地上敏捷穿梭,一会儿东,一会儿西,时而正面强攻,时而侧翼奇袭,机枪、步枪、手榴弹,所有能用的家伙,在他手中变成了克敌制胜的利器。 潘天炎用他超凡的毅力和智慧,一次次挫败敌军的进攻,长时间的高强度战斗,已经让这个十八岁的小伙子到达了极限。 汗水浸透了他单薄的军装,每一次扣动扳机,都感到虎口隐隐作痛,喉咙干渴得要冒烟,可他连咽口唾沫的功夫都没有,因为稍有疏忽,敌人就会像潮水般涌上来,而他,是这片阵地上最后的守护者。 弹药一次次减少,体力一分分流失,潘天炎明白,再坚持下去已是痴人说梦,可他宁愿倾尽全力,也绝不后退半步。 九次了,整整九次,这个瘦小的身影一次次挡在敌人面前,将他们的进攻计划打得粉碎,多年后,当人们回忆起这场战斗,依然会为这个数字而震撼:一个人,对抗整整两个排的敌军! 可即便是钢铁,也有力竭的时候,当第十波进攻来临之际,潘天炎手中只剩下了最后一颗子弹,和几枚手榴弹。 远处,山呼海啸般的喊杀声再次响起,这一次,敌人倾巢出动,誓要拿下这片阵地,潘天炎将手榴弹绑在身上,紧握着最后的武器,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他没有选择撤退,因为他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他,就是这片土地最后的守护神。 生与死,已经不再重要,为了胜利,为了祖国,这个十八岁的生命,已经做好了献出一切的准备。 就在潘天炎即将与敌人同归于尽的那一刻,奇迹出现了——呼啸的炮弹从背后飞来,在敌军阵地上炸出一个又一个火光冲天的焰花,熟悉的冲锋号角,熟悉的口号声,是援军!是战友们及时赶来了!
1951年1月28日,志愿军战士潘天炎因生理需要前往附近草丛,意外发现阵地上竟然
历史无止境
2025-04-22 15:34:0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