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在社交平台发布一条旅游路线咨询时,瞬间就会涌入很多的私信报价。
·
以西藏阿里环线为例,可能一瞬间你能收到几百上千条报价,从5000到1.5万不等。
·
同一条路线,为何价格差异这么大?这种现象背后隐藏着怎样的行业逻辑?
·
🚵🏻我们就以阿里环线为例,来拆解旅游报价的核心差异点。
.
⭕️首先,价格的构成:
基本都是车费,住宿费,门票,保险几大板块;
·
门票和保险两块,基本都是固定的,不管哪个车队花的钱都差不多。所以,这两块不是价格差的原因。
·
再分析剩下两个板块:车费和住宿!
·
先说车费,车费是一个统称。
他包括了车辆本身的费用,折旧费也好,租赁费也罢,这设备本身费用都是要计算的。然后是停车费,油费等等附加费用。
·
在这个板块中,车辆的费用,油费,包括停车费啥的,其实每一家都差不多。
·
比如,越野坦克300,跟商务车别克GL8比较,车价,油耗都相差不大;
·
‼️差别最大的,其实就是领队劳务费用(工资)了:
领队的专业程度,造就了最大的价格差!
·
1⃣、 基础驾驶型领队;
(日均400-500元)
• 仅仅完成A到B点接送
• 无解说互动服务
• 不参与行程服务
·不配置专业设备
2⃣、服务型领队
(日均600-1000元)
• 全程协助行李搬运
• 协调食宿安排
• 提供基础拍照服务
3⃣、.专业管家型领队
(日均1200-2000元)
• 配备专业单反无人机设备
• 定制旅拍,后期修图等个性化体验方案
• 实时解答人文地理知识
·
‼️第二个价格差因素,就是酒店:
每晚平均一两百的酒店,每晚平均三四百的酒店,每晚平均五六百的酒店,十来天下来,一个人是不是就得有一两千块的差距了?这个不难理解对吧?
·
‼️‼️综上,同一条路线,团费高低价格差的因素,就是两个:一是酒店,二是领队;
·
‼️‼️最终决定价格的,是服务过程中那些看不见的投入:
一个能操作无人机拍摄冈仁波齐的领队,和只会踩油门的司机,本质上,提供的是两种完全不同价值的旅行产品。
·
‼️‼️本质上,旅行成本差异,体现在"人与空间"的质量维度。
·
‼️‼️高价团将预算投入在实时解决问题的能力,低价团则停留在基础位移功能。
·
‼️‼️当两个团队同时在冈仁波齐遇到暴雨时,专业领队能即时调整出备选方案,而基础服务者只能让游客在车里苦等…
·
这才是价格差背后的真正价值所在。
·
当报价相差30%以上时,你购买的早已不是同一种旅行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