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一个县尉放走了一个囚犯,多年以后,二人再次在他乡相遇,囚犯请恩人到家里相聚,囚犯问妻子如何报恩,妻子说:“不如杀了他吧!” 李勉,唐朝宗室出身,年轻时做过县尉,负责地方治安和抓捕犯人。他这人吧,心地挺善良,总觉得人都有改过自新的机会。有一回,他审了个因杀人被抓的囚犯。那家伙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说自己是逼不得已,家里还有老娘没人照顾。李勉心一软,觉得这人也不是十恶不赦,就动了恻隐之心。趁着夜色,他偷偷放了这囚犯,让他跑了。那囚犯走的时候千恩万谢,说以后一定报答。李勉也没多想,心说这么大个天下,估计这辈子都见不着了。 可这事哪能瞒得住啊?没多久,私放囚犯的风声就传开了。县里那些看不惯他的同僚立马抓住把柄,说他不分黑白,瞎搞乱搞。还有些政敌直接上书,说他渎职。李勉虽然有个皇室背景撑腰,但也扛不住这阵仗,最后被贬到了个偏远的地方,官路算是彻底暗淡了。他心里苦啊,但也没啥办法,只能收拾行李,带着一肚子委屈上路。 过了好些年,李勉到了贬谪的地方,人生地不熟,正打算找个路人问问县衙在哪。结果迎面碰上个熟面孔,仔细一瞧,竟然是当年放走的那个囚犯!这家伙一见李勉,热情得不得了,非拉着他去家里坐坐,说是要报当年的恩情。李勉心里有点感动,心想这世道还不算太糟,有人记着他的好。跟着去了囚犯家,屋子挺简陋,饭菜也简单,吃完后囚犯还掏出点碎银子,说是谢礼。李勉正准备推辞,囚犯的妻子出来了,语气冷得像冰,说了句让他毛骨悚然的话——她建议杀了李勉。 这还不算完,妻子还劝囚犯,说李勉知道他们的底细,留着迟早是个祸害。囚犯开始还有点犹豫,可架不住老婆三两句挑拨,最后居然真动了杀心。夫妻俩合计着怎么下手,压根没把李勉当恩人看,反倒觉得他是个威胁。好在老天有眼,家里有个小厮听见了这些话。这小厮平时没少被囚犯欺负,早就一肚子火,趁机跑去通风报信,把真相告诉了李勉。李勉一听,吓得魂儿都快没了,赶紧找机会溜了出去。 逃出去后,李勉坐在路边喘气,越想越不是滋味。当年那点善心,差点把自己搭进去。他开始琢磨,这世上有些人是不是压根不值得救?那囚犯和他的妻子,压根没半点感恩的心,恶毒得让人寒心。冷静下来后,他在当地站稳了脚跟,借着县衙的势力,把这对忘恩负义的夫妻抓了回来。新账旧账一起算,那囚犯最后被正法,李勉总算出了口恶气。 这事儿对李勉打击不小。从那以后,他做事谨慎多了,虽然还是个好心人,但再也不敢随便对谁都心软。他常跟人说:“对恶人仁慈,就是给自己挖坑。”他算是看明白了,善恶没那么好分,有些人天生就是喂不熟的狼。仕途上,他靠着这份警惕越走越稳,也没再吃过类似的亏。说白了,这经历让他从一个天真的好人,变成了一个明白世道的好人。 其实想想,李勉这事挺接地气的。谁没做过点自以为聪明的好事,结果却翻车了呢?他那时候年轻,心软得过了头,以为救人就能换来好报。可现实哪有这么简单?那囚犯夫妻俩,典型的恩将仇报,恶得一点水分都没有。有人可能会说,李勉活该,谁让他瞎放人。可换个角度看,他不就是太相信人性了吗?这事放到现在,也够让人唏嘘的。你说这人性,到底是啥样啊?救人一命,可能救的是个仇人;做件好事,可能就是在给自己埋雷。 李勉后来也没彻底变冷血,他还是会帮人,但多了个心眼。他明白一个道理:善良得有底线,不然就是害人害己。那囚犯的死,算是给他上了最深刻的一课。说到底,世道复杂,人的心更复杂,谁也别指望一眼看透。就像李勉,吃了这么大一个亏,才算摸到点门道。这故事听着玄乎,可细想又挺真实,搁谁身上都可能碰上。
唐朝时,一个县尉放走了一个囚犯,多年以后,二人再次在他乡相遇,囚犯请恩人到家里相
金乌西坠霞光灿
2025-04-22 17:37:31
0
阅读:1108
用户11xxx21
大恩如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