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山东农妇祖秀莲,救活了身中七弹的八路军战士郭伍士。43年后,郭伍士去世,葬在祖秀莲的坟墓旁,永远陪伴着娘 1941年,日本鬼子在山东沂水县搞大扫荡,桃棵子村那天早上被枪声吵醒,村民都往山里跑。祖秀莲和丈夫张文伦岁数大了,腿脚不利索,没跑成,只能躲家里。枪声停了,她探头一看,村口躺着个满身是血的八路军战士。这人就是郭伍士,前几天侦察敌情时中了埋伏,身中七枪,肚子上还挨了一刺刀,硬是爬到村边才倒下。祖秀莲知道,鬼子要是回来,这战士肯定活不了。她没多想,赶紧把他拖进屋,藏在炕上。 郭伍士当时伤得太重,气息都快没了,手抖着指向水缸。祖秀莲舀了水要喂,张文伦拦住说凉水不行,得烧热了。她忙去烧水,喂的时候发现他牙关紧咬,满嘴血沫。她一点点清理干净,才把水喂下去。这时候,救人已经不只是心善的事儿了,祖秀莲心里清楚,藏着个八路军,家里随时可能被鬼子抄个底朝天,可她没退缩。 鬼子三天两头回村搜人,家里藏不住,祖秀莲和丈夫合计着得换地方。他们挑了个村西的山洞,晚上用木板抬着郭伍士,摸黑走小路,硬是把他弄了过去。那山洞隐蔽,外面全是杂草,祖秀莲每天半夜提着点粥过去喂他。家里粮食本来就不多,她把能吃的都拿出来,甚至把值钱的东西卖了,换点鸡蛋和干粮给他补身子。郭伍士伤口慢慢好转,可还是虚弱得不行,吃东西都费劲。祖秀莲看他这样,心里不是滋味,但从没抱怨过。 那段时间,村里风声紧,祖秀莲每次出门都提心吊胆,生怕被人发现。她知道,鬼子要是抓到她,不光自己完蛋,全家都得跟着遭殃。可她咬牙撑着,就为了让这个素不相识的战士活下去。这份胆量和心肠,不是谁都能有的。 郭伍士虽然捡了条命,但伤太重,光靠家里照顾不行,得找医生。祖秀莲听说十几里外的中峪村有个八路军医院,就决定送他过去。她弄了辆独轮车,把郭伍士裹在破棉被里,一个人推着走山路。那路坑坑洼洼,她走得满头大汗,手磨得生疼,鞋底都磨破了。到了医院,她把人交给医护人员,没多说啥就走了。那一刻,她可能都没想过还能再见这个人。 送走郭伍士后,祖秀莲回了村,继续过她那苦日子。战争还在打,家里条件也没好起来,但她从没后悔救人。她心里大概觉得,能救一条命,比啥都值。 1947年,郭伍士伤好了,复员后被安置在沂南县隋家店村。他心里一直惦记着祖秀莲,想报恩,可当年昏迷着被救,对桃棵子村在哪一点印象都没。他没走远,就留在沂蒙山区,一边卖酒糊口,一边打听消息。好多年过去了,他都没找到线索。直到有一次在集市上,听到有人提到桃棵子村,他立马跑过去。 那天他到村口,看到祖秀莲拄着拐杖站在那儿,头发白了,满脸皱纹。他认出来了,直接跪下喊了声“娘”。祖秀莲愣了半天,才反应过来这是当年那个战士。两人重逢,哭得村里人都听见了。这一下,郭伍士心里的石头总算落地,他发誓要好好报答这份恩情。 新中国成立后,祖秀莲家里日子不好过,丈夫和儿子先后没了,就剩她和三个孙子。郭伍士听说后,常挑着米袋去看她。1958年,他干脆带着老婆孩子搬到桃棵子村,盖了间泥房住下。每个月领了补助金,他先给祖秀莲送点面粉。他老婆一开始不理解,可看他帮着锄地、干活,也就慢慢支持了。 郭伍士把祖秀莲当亲娘待,从没嫌她穷,也没嫌麻烦。村里人都说,他这人重情重义,比亲儿子还孝顺。祖秀莲岁数大了,身体也不好,郭伍士就常陪着她,家里缺啥他就送啥。这份恩情,他用半辈子在还。 1977年,祖秀莲86岁那年病逝了。郭伍士当时在山西处理家事,没赶上送终,回来时她已经下葬。他跪在她坟前,攥着她用过的旧围裙,守了一夜。后来,他常拎着酒壶去坟边坐着,有时候喝醉了就睡在那儿。村里人看着都感动,说这恩情真是刻在骨子里了。 1984年,郭伍士也走了,死前指着祖秀莲坟的方向。他的儿女按遗愿,把他葬在她旁边。两个墓碑挨着,风吹日晒,字迹模糊了,但故事没断。沂蒙山里的人常提起这事儿,说这才是真情,比啥都珍贵。
1941年,山东农妇祖秀莲,救活了身中七弹的八路军战士郭伍士。43年后,郭伍士去
灵鹿踏花寻梦来
2025-04-22 18:36:30
0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