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在“三藩之乱”时,曾开创一项制度,被清朝延续200多年。这个制度是在教育领

小黑回顾历史 2025-04-22 18:57:41

康熙帝在“三藩之乱”时,曾开创一项制度,被清朝延续200多年。这个制度是在教育领域,叫"捐纳入学"。 康熙十六年,三藩之乱已经达到高潮,清廷国库空虚。经魏象枢的建议,康熙帝正式下诏,开启纳捐。当时的策略是,各府县缩减正规学生的名额,留出一部分给那些愿意出钱的学子。换句话说,就是有钱人可以用银子买到府学的读书机会,并获得生源资格。 这一政策的实施与三藩战事紧密相关。当时清军年耗饷银近千万两,国库空虚。康熙帝在诏书中明确表示:"今当军兴之际,度支浩繁。"通过教育捐纳,既缓解了财政压力,又安抚了江南士绅。值得注意的是,政策设计颇具节制性:限定"一科一岁"有效期,并在战事平定后立即废止。但在后来,又被持续被使用。 清朝末年,纳捐更加严重。同治四年(1865年),苏州四学总纳捐额竟达360余名。 纳捐政策毫无疑问破坏了教育的公平性,当时富家子弟借此捷径入仕。而很多寒门子弟则因为名额减少而无法施展抱负。

0 阅读:37
小黑回顾历史

小黑回顾历史

历史事回顾,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