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道孚县有一户人家,竟然在房梁上挂了一头死了53年的猪,浑身上下散发着一股恶臭,可户主却把它当成宝贝一般,有人出价60万想要买走,他却连连挥手拒绝道:“这可是无价之宝!” 我踏入这户藏族人家的第一眼,就被屋子里飘荡着的一股特殊气味所包围。这是一种难以形容的混合香气,有些刺鼻,却又带着一丝古老的沉淀感。顺着房主的目光望去,我这才注意到房梁上悬挂着一个庞大的黑色物体,表面布满了厚厚的灰尘和烟熏的痕迹。 "那是什么?"我忍不住问道。 房主是个五十多岁的藏族男子,名叫丹增。听到我的问题,他的脸上立刻绽放出自豪的笑容。"那是我们家的'陈猪肉',已经挂了整整53年了!是我父亲年轻时候准备的。" 丹增告诉我,他们是四川道孚县的"扎坝娃"——生活在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的一个古老藏族部落,全部落人口约有1.3万人。在扎坝人的传统中,几乎每户人家的房梁上都会挂着至少一头这样的"陈猪肉"。 "这是我们扎坝人的骄傲。"丹增一边泡着酥油茶一边向我解释,"越是年份久的陈猪肉越珍贵,它不仅是我们日常的美食,更是招待贵客的最高礼遇。" 我曾在不少地方见过各种风干肉,但通常都是切成小块晾晒一两个月就可以了。而眼前这整头挂在房梁上的猪,已经在这里度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岁月。就在我思考这猪肉是否还能食用的时候,丹增仿佛看穿了我的疑惑。 "去年,有个从成都来的富商,听说我家的陈猪肉年头最久,特地来参观。"丹增的眼睛闪着光,"他看完后愿意出60万买走这头猪,说是要带回去研究。" "那你卖了吗?"我不禁好奇。 "怎么可能!"丹增连连摆手,表情变得异常严肃,"我对他说,这可是无价之宝!这是我们家族的荣誉,是祖辈留下来的传承,怎么能用金钱来衡量呢?" 随后丹增向我展示了这头名扬四方的陈猪肉。经过53年的烟熏火燎,猪肉表面已经乌黑发亮,远看更像是一块巨大的黑色木头。丹增告诉我,在扎坝人的传统中,这种陈猪肉只有在部落重大祭祀活动或者迎接尊贵客人时才会切下一小块品尝。 "有一次电视台来做节目,我家的陈猪肉还上了全国电视呢!"丹增骄傲地说,"很多人看了节目后都专程来看我家的宝贝。" 就在我们交谈之际,丹增的妻子开始准备午餐。她打开了一个密封的罐子,取出一小块黑色的肉。丹增向我眨了眨眼:"今天让你尝尝我们的'小宝贝',这是另一头挂了只有十年的陈猪肉,虽然年份不够老,但味道已经很不错了。" 午餐过后,丹增邀请我去厨房看看他们正在制作的一头新鲜陈猪肉。我看到墙角放着一头刚处理完的猪,便好奇地请他讲解整个制作过程。丹增放下手中的工具,开始向我详细解释这项已经传承了几百年的技艺。 "制作陈猪肉的第一步很关键,"丹增指着猪说,"我们不像你们平原地区那样用刀杀猪,而是用绳子勒死猪。这样能保证血液不会流出去,全部留在猪身体里。" 我好奇地问为什么要这样做,丹增解释说这是为了保留猪肉的全部营养和风味。接着,他指着猪胸口的一个小洞继续说:"我们只在这里开一个小口,然后把所有内脏都掏出来,腾出空间。" 丹增拿出一些青稞和圆根等谷物,示范着填充猪腹的过程。"这些谷物是制作陈猪肉的秘诀,没有它们,猪肉无法保存这么久。"他边填边解释,"灌满后,我们会用绳子把开口缝合起来,再用灶台灰和黄油把猪的所有缝隙都密封严实,包括鼻子、耳朵和嘴巴,确保里面形成一个完全密闭的环境。" 我想起了刚看到的那头挂了53年的猪,问道:"为什么它能保存这么久不腐烂?" 丹增笑了笑,指着厨房上方飘动的烟雾说:"这就是我们祖先的智慧。你看,我们的灶台一年四季都在燃烧,烟雾每天都在熏这些猪肉。正是这不间断的烟熏,加上我们的密封技术,才让猪肉能保存几十年不坏。" 他还补充道,处理完的猪会先放在麦糠里大约两周,吸干表面水分后才会挂到房梁上。"以前我们生活在高原上,冬天漫长寒冷,食物资源匮乏,必须想办法长期保存食物。这种方法就是我们祖先留下来的宝贵经验。" "那这种肉真的能吃吗?会不会有害?"我忍不住问道。 "当然能吃!而且特别香!"丹增自信地回答,"虽然闻起来有点刺鼻,吃起来最开始会有点灶灰的苦味,但咀嚼几下后,你会发现它有种浓郁的酒香味,这是因为里面的谷物发酵产生了酒精。" 丹增还向我解释了陈猪肉不会产生致命细菌的原因:"谷物发酵会产生一种特殊的菌群,它们能抑制肉毒杆菌的生长。我们祖先可能不懂科学原理,但他们通过世代实践发现了这个方法。"
四川道孚县有一户人家,竟然在房梁上挂了一头死了53年的猪,浑身上下散发着一股恶臭
暖阳温暖人心
2025-04-22 22:33:0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