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面基了几年的“网友”和已进入国企的前同事们。都不约而同的聊到了“钱”这个话题。挺扎心的。
几年“网友”:成都娱乐帮做那么好,月收入有3万吗?
当时听到3w这个数字我挺震撼的🫨。现在心里挺低沉压抑的。有5000就不错了。收入就活动车马费(几百块)、广告投放(是不是广告都看得出来)、门票、微博创作者计划(100-500)等。投放之前询问很多,但娱乐帮报价高,还要考虑基调,不走低价。这就导致了大部分有价无市。。。慢慢的,询价都很少了。还有报道一些网友争议性的内容,比如某谷音乐节争议、某眼电影路演票价高等等(如昨天重复座位都算负面舆情)。以后小黑屋再也不见。
进入国企的前同事们:有商业变现吗?考虑带货吗?考虑做票务分销吗?
我就想单纯做内容,能让自己活下来就好,能让娱乐帮多走几年就好。不想做分销,一做分销就会涉及很多问题,还会变客服。整个调性和赛道就变了。
涉及钱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但我有时挺玻璃心的也不想憋着受着,或许每个人心中的成见都是一座大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