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恩接班的速度,为何远远快于他的父亲金正日? 先说金正日,他的接班之路是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1974年,金日成在劳动党会议上正式指定他为接班人,那时候金正日才32岁,年轻得很。 之后,他用了整整14年才在1980年代末真正掌权。 这段时间,他一步步在党内和军中扎根,先是进了政治局,又管宣传工作,还搞了不少经济项目,比如建工厂、搞基建,慢慢树立威信。 金日成身体还硬朗,给了他足够的时间打磨资历,等到1994年金日成去世,他接班已经是水到渠成的事。 这14年不是白等的,金正日靠着长期积累,把潜在的反对声音压下去,军队和党内的忠诚也攒得差不多了。 所以他上台后,虽然朝鲜经济不咋地,但政权稳得像块铁板。慢有慢的好处,就是根基扎实,不容易翻车。 再看金正恩,情况完全不一样。他的接班过程像坐了火箭,2009年才有点风声,2011年底就直接当上最高领导人,前后也就两三年。 2008年,金正日中风,身体垮得厉害,这成了个大转折点。之前金正恩基本没啥公开露面,连名字都没怎么在高层传开。 2009年,他突然被任命为国家安全部副部长,2010年又蹦到大将和中央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速度快得像开了挂。 2010年10月,他正式被推为接班人,11月延坪岛炮战又给他刷了一波存在感。 2011年12月金正日去世后,他马上被捧为人民军最高司令官,次年4月又拿下劳动党第一书记和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长。 这节奏,简直是按了快进键,跟他爸的慢悠悠节奏完全不是一个画风。 最大的推手是金正日的健康。2008年中风后,他身体每况愈下,2011年就去世了。留给金正恩的时间窗口太短,朝鲜高层不可能像金日成时代那样慢慢培养接班人。 金正日病倒后,权力交接的紧迫感一下子上来了,领导层得赶紧定人,不然政权容易乱套。 这点跟金正日接班完全不同,金日成活到82岁,给了他儿子14年缓冲期,而金正恩没这福气,只能临危受命。 金正恩能这么快上位,还因为金正日早就把内部收拾得服服帖帖。军队、党内的忠诚派系在金正日手里捏了几十年,反对的声音基本被压没了。 金正恩上来的时候,接的是个现成的摊子,不需要像他爸那样从头建班子。 2010年那场劳动党会议,他被推上高位,台下掌声一片,不是他多有本事,而是金正日留下的体系太稳,换谁上来都能直接用。 再说外部环境,2010年前后,朝鲜跟国际社会的矛盾越来越尖锐。核问题搞得制裁加码,经济压力山大,延坪岛炮战又把紧张局势推到顶点。 这种时候,领导层急需一个新面孔站出来稳住阵脚。金正恩被推上前台,既是给国内看,证明政权没乱,也是给国外看,展示朝鲜还有后劲。 相比金正日接班时,国际环境相对平静,金正恩面对的可是个烂摊子,慢不得。 金正恩接班时才27岁,资历薄得像张纸,按理说很难服众。但这反而成了加速接班的理由。他没时间像金正日那样熬资历,只能靠高层力捧和宣传造势迅速上位。 2010年那会儿,朝鲜媒体开始猛吹他,把他塑造成年轻有为的军事天才,军衔和职位也哗哗往上加。年轻没经验?没关系,反正有老爹的班底撑着,先上位再说。 金正日慢接班的好处是稳,坏处是效率低,等得太久可能错过时机。金正恩快接班的好处是果断,赶上了危急关头稳住局势,坏处是根基不牢。 他上台后没多久,就拿姑父张成泽开刀,2013年处决他,震慑了潜在对手,但也暴露了内部还有不稳定因素。 相比之下,金正日接班时几乎没这种大动作,因为他早就把隐患清干净了。 再说国际影响,金正恩快上位后,核试验、导弹发射接连不断,2017年那波尤其猛,搞得国际社会一片哗然。 2018年他跟韩国、美国领导人见面,算是缓了口气,但经济制裁的阴影一直没散。金正日接班时没这么大外部压力,步子迈得稳多了。 其实,金正恩接班快不快,核心还是看需求。金正日那代是稳中求进,朝鲜内部外部都相对可控,慢慢来没问题。 金正恩这代是急中求存,内有权力真空的危机,外有制裁和冲突的挤压,慢一步可能就翻船了。 所以说,接班速度不是个人能力决定的,而是时局逼出来的。金正恩这火箭式上升,看着风光,实则如履薄冰。
金正恩接班的速度,为何远远快于他的父亲金正日? 先说金正日,他的接班之路是个慢工
诗意生活雅韵浓
2025-04-23 16:15:57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