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曾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的孙玉国,被转业处理,从军人身份回归普通生活。站

裂谷长河 2025-04-23 16:25:01

1982年,曾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的孙玉国,被转业处理,从军人身份回归普通生活。站在老家门前的他,心中实在是愧对母亲。 孙玉国1941年出生在东北,初中毕业后在工厂干过一阵子,1961年参军,进了黑龙江虎饶边防站,后来当上站长。那时候正赶上中苏关系紧张,珍宝岛成了火药桶。1969年3月,他带着巡逻队跟苏联军队干上了,第一仗就打得干脆利落,5分钟干掉对方40多人。后来苏军不服气,又带着坦克装甲车来硬碰硬,孙玉国带着队伍硬是顶住了9小时,愣是把对方打退,还缴了辆T-62坦克。这事儿让他成了“战斗英雄”,全国传开了。 仗打赢了,他的军旅路也顺风顺水。1969年他上了中共九大,见过毛主席和周总理,后来一路升到副团长、团长、省军区副司令员。1974年,33岁的他当上沈阳军区副司令员,那时候年轻得让人眼红。可惜好景不长,70年代中期国内政治风向变了,他卷进一些事儿,挨了审查。1982年,党内给他个严重警告,军衔降到正团级,直接转业到地方,军旅生涯就这么断了。 转业这事儿,说白了就是政治斗争的余波。那年头不少人因为站错队或者被牵连,仕途就没了。孙玉国没啥大错,但也逃不过时代的大筛子。从军区副司令员到普通人,这落差搁谁身上都得懵一阵子。 1982年春天,孙玉国背着包回到老家。村里还是那老样子,老槐树还在,房子破旧得像没人住过。他站在家门口,心里不是滋味。母亲这些年一个人守着家,他在外头风光的时候没回来,等落魄了才出现,哪能不觉得对不起她?从前他在部队忙着保家卫国,家里的事儿顾不上,现在啥也没了,才想起娘还在等他。这份愧疚,比啥处分都重。 母亲没多说什么,看到他回来挺高兴,还翻出他当兵时的照片念叨。那时候他穿着军装多精神,现在呢?军装脱了,身份没了,他得从头适应普通日子。家里条件不好,母亲年纪大了,他得赶紧找个活儿干,不能老靠着过去的光环混日子。 转业后,孙玉国被安排到沈阳郊外一家兵工厂当第二厂长。刚去的时候,他心里有点打鼓,怕工人们瞧不起他这个“下台将军”。没想到大家还挺尊重他,叫他“英雄厂长”。这称呼听着暖心,也给他打了气。他不想让人觉得他靠着过去混饭,得干出点名堂来。 厂子那会儿不景气,设备老旧,工人干活也没啥劲儿。他每天早早到厂,跑遍车间,跟工人聊,记下问题,晚上自己啃书学管理。1985年他考了个全国厂长资格证,算是站稳了脚。1988年,他调到3301工厂当厂长。这厂子有4000多人,挺大的,但因为军火订单少了,日子不好过,差点倒闭。 孙玉国不服输,他带着人琢磨转型,改做民用产品,比如拖拉机配件、家用电器啥的。他跑出去拉业务,跟客户磨嘴皮子。有回接到个订单,配件老出问题,眼看着交不了货,他亲自下车间跟技术员研究,熬夜调参数,终于搞定。慢慢地,厂子引了新设备,流程也顺了,工人还学了新技能。几年下来,3301工厂扭亏为盈,工人工资有着落,大家伙儿干活也有奔头了。 他不光管生产,还惦记着工人生活。谁家有困难,他去看看,能帮就帮一把。厂里还搞过篮球赛、晚会啥的,挺热闹。地方上后来还表扬了厂子,孙玉国心里踏实了点。他从战场英雄变成厂长,身份变了,但那股不服输的劲儿没变。 孙玉国这辈子,赶上了好时候,也撞上了硬坎儿。珍宝岛那场仗让他成了英雄,可政治风波又把他拉下马。转业后他没抱怨,也没躺平,从头学着当厂长,硬是把日子过出个样子来。他这人吧,骨子里有股韧劲,不管多难,都咬牙扛着。 站在老家门前那会儿,他可能觉得自己没给母亲啥好日子,可后来他在厂子里干得风生水起,也算给家里争了口气。时代变迁,谁也躲不过,他能做的,就是在每个位置上都站得住脚。

0 阅读:180

猜你喜欢

裂谷长河

裂谷长河

裂谷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