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毛主席正要下令,让解放军渡过长江,解放南京,斯大林却发来一封电报:要让解放军停止渡江,划江而治,毛主席勃然大怒,霸气的回道:“我们决心继续打下去!”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9年春天,解放战争已经进入了最后的阶段。毛主席和中共中央明确决心要彻底推翻国民党政权,打破国民党对中国的控制,建立新中国。 长江是阻挡解放军南下的天然屏障,但毛主席下定决心,要突破长江,进军南京,彻底击垮国民党的心脏。 这时,毛主席并没有预料到来自苏联的干预。 斯大林,苏联的领导人,在接到解放军即将渡江的消息后,向毛主席发来了一封电报。 电报内容要求毛主席停止渡江计划,主张“划江而治”,即在长江一线划出一条防线,让中国分裂,北方由共产党控制,南方继续由国民党执政。 斯大林的电报显然带有浓重的外部干预色彩,意图维护苏联的既得利益,防止中国统一,这样一来,中共的势力就会与苏联的控制区保持某种距离,避免直接威胁到苏联的战略安全。 但是,毛主席并没有被吓住,也没有因为斯大林的电报改变决心。 他看到的是中国的未来,而不仅仅是苏联的利益。 毛主席的这一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不仅考虑了国际局势,更深刻理解到,中华民族只有实现完全的统一,才能真正摆脱外部干预,走向独立与强盛。 无论苏联如何施加压力,他都坚信,只有通过彻底打败国民党,才能结束多年的内战,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基础。 随着毛主席的坚定态度,解放军开始精心准备渡江战役。 长江防线虽然坚固,但解放军早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战术上也已经经过了细致的推演。 指挥部制定了周密的计划,各项物资和兵力调配也都准备就绪。 解放军并没有盲目冲锋,而是根据对敌情的深入了解,巧妙布置,稳步推进。 战役开始后,解放军迅速突破了国民党的长江防线。面对解放军的强大攻势,国民党的防线崩溃得非常快。 南京,作为国民党的政治心脏,终于迎来了历史性的时刻。 解放军的大军顺利抵达南京,国民党政府彻底瓦解,南京解放。 渡江战役的胜利,不仅是军事上的成功,更是政治上的巨大突破。 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摆脱了外部势力的干预,迈向了完全独立自主的新时代。 新中国的建立,为中华民族的复兴铺平了道路,也为全球的政治格局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毛主席的决断和解放军的勇敢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最终他们赢得了历史的选择。 斯大林的电报,虽然代表了苏联对中国统一的担忧和对自己利益的保护,但它也反映出一种国际关系中的权力博弈。 苏联的战略目标,是希望中国的政治格局能维持某种分裂状态,以便自己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发挥影响力。 毛主席对于中国的未来有着更清晰的理解,他坚定认为,只有通过统一,才能彻底解决中国的内乱问题,也才能让中国站上国际舞台,真正走向自立自强。 解放战争的胜利,也为后来的新中国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949年,毛主席没有被斯大林的电报所动摇,坚决推进渡江战役,为中国的独立和未来奠定了基础。 今天,我们回顾这一历史时刻,依然能从中汲取重要的教训:在面对外部干扰时,只有坚持自己的道路,才能在风雨中站稳脚跟,最终实现民族的独立与强盛。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关于斯大林是否劝阻中共渡江问题再分析》
1949年,毛主席正要下令,让解放军渡过长江,解放南京,斯大林却发来一封电报:要
秋水看伊人
2025-04-24 01:23:5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