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特朗普原本以为提高关税后,东大会通过补贴美方出口商,或是通过人

贺俊豪说汽车 2025-04-24 13:30:24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特朗普原本以为提高关税后,东大会通过补贴美方出口商,或是通过人民币贬值来抵消美国所加的关税,可现实却远没有他想得那么简单。这主要是因为: 生产成本可不是无底洞,不能一直压到零。一旦超过了盈亏平衡点,生产商就得关停生产线、裁员、拍卖设备,这样一来,产能就没了。至于有些厂商迁到东南亚,谁又能说特朗普不会把关税直接加到东南亚呢?这样折腾来折腾去,等于是生产商把之前赚的钱又吐了回去,赔钱的单子一旦多了,生产商可就玩完了。眼下的现实是,有的人去东南亚搏一搏,有的人选择隐退,这个赢家到底是谁,还真是不知道,前景可真不乐观。 有人觉得需求不会消失,生产供应就是得转向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南亚这边,这可不完全对啊。假设说对美国出口的制造商在这轮关税战中全都倒下了,也不代表这些行业的从业者真的消失或转移,其他那些面向国内和其他国际市场的制造商照样活得滋润,只是订单换了人。这些企业可不像那些专门对美出口的商人那么依赖美国市场,他们有自己的一套生存法则,再加上之前的教训,心里难免警惕,对美国进口商的警惕比印度还高,绝对不会把身家性命都押在美国市场上。要是能挣到钱,大家都乐意合作,但没钱挣的时候自然就爱理不理了。而说到美国花了十年心血打造的替代东南亚的生产链和供应链,真可以说是无影无踪,只要东大把对外出口火电站的通道给封死了,这些高调的口号就只是个梦而已。 对于东大来说,预测美式全球化基本是没戏了。现在关税已经涨到45%,未来能加到多少还真说不准,要是特朗普狠心加到100%呢?那怎么去补贴?这货币贬值也是个难题,根本没什么解法。如果特朗普继续连任,想着再来个第三届,那不管补贴怎么搞,货币贬值又能有什么用呢?预计东大会慢慢放弃对美出口的这块市场,反正老美想去哪儿进货,随他们去吧,走一步算一步。 2024年东大对美国的出口预计达到5246亿美元,其中大约60%是外资在中国生产的商品重新销往美国,差不多3100亿美元,这些外资在中国同样也有销售收入。过去,这些外资所赚的利润、专利费和服务费等金融收益,通常会以金融账户逆差的方式流出境外。比如说,2024年东大常常账户的顺差是30213亿元,而资本和金融账户却出现了30932亿元的逆差。如果关税战搞得东大的国际收支平衡被打乱,外资的收益肯定也会大受影响。等到这部分业务利润不高,特别是特朗普一番折腾后,东大自然会把重心转向以人民币结算为主的区域自由贸易,比如RECP等,中美贸易的地位也会逐渐被淡化,东大其实还剩下不少选择。 5、估计啊,特朗普隐约感觉到东大对关税战并不是太在意,所以才会急着想出对华船舶收取150万美元停靠费这个糟糕的主意。或许,特朗普面临的国内财政问题是他自己很难解决的,可能得借助国外几个大势力联合来救急。从前几天美国贸易代表和中国进行视频会议时提出的三点要求,能看出一些端倪。显然,现在谁都不愿意跟已经失去信誉、很不可靠的特朗普讨论合作问题。猜想东大将来会冷处理和特朗普的关系,直到他在历史的舞台上消失。 6、分析一下:特朗普死命折腾着对美出口的产能,可能是想要捞更多好处。东大当然要对老特的无理要求说不,因为这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发展。其实这种经贸谈判能拖上好几年,没法达成共识就没结果。自从老特上台后,他一直在疯狂招揽外资,然而那实际上的效果往往不如表面看起来那么美好。这种强压的手法把不少企业搞得焦头烂额,竞争力也随之下降,后面再想吸引人家可就难了。 7、总结:如今,美国主导的全球化真是撑不下去了。看来,世界贸易这游戏要换个新玩法,曾经的利益团体肯定会遭殃。与其在那儿苦苦挣扎,不如洒脱点,寻求其他更合理、更舒适的合作方式,活人总不能被憋死。或许将来的主流是区域自由贸易区,合得来的大家一起做生意,合不来的就各自发展。说不定,将来一些大型跨国公司会成这场纷争的牺牲品,而绝大多数国家根本没闲钱消费那些外国货,挣点美刀也真是费劲,尤其是手机、芯片、汽车、飞机这些全球产业链冗长的领域,谁能整合资源,谁就能赢得一切。

0 阅读:56
贺俊豪说汽车

贺俊豪说汽车

贺俊豪说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