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角处,一位八十六岁的老翁摆起了摊子,专为人写婚书。他戴一副老花镜,手虽颤,字却

诚畅与趣事 2025-04-24 14:57:57

街角处,一位八十六岁的老翁摆起了摊子,专为人写婚书。他戴一副老花镜,手虽颤,字却稳。那字是柳体,一笔一划,皆显出几十年的功夫。 老翁的摊前,常有青年男女驻足。他们多是看了网上的帖子,特意寻来。老翁不问缘由,只管收了钱,便问姓名八字,提笔便写。横竖撇捺间,竟也生出几分古意。 "从前写婚书,是要用红纸的。"老翁有时会自言自语。而今人用白纸,他也随俗。偶尔有讲究的,自带洒金红笺来,他便格外欢喜,字也写得格外精神。 围观者众,拍照者多。闪光灯下,老翁眯着眼,依旧写他的字。有人问他为何高龄还要摆摊,他只道是"消遣"。其实他的儿子早已在城里买了房,接他去住,他却住不惯高楼,又回到这老街上。 一日,一对年轻夫妇抱了孩子来,说是三年前在他这里写的婚书,如今生活美满,特来道谢。老翁听了,从抽屉里摸出一枚铜钱,用红绳穿了,挂在孩子颈上。 "保平安的。"他说。 后来城管来了几次,说是影响市容。老翁的摊子便收了起来。再过些时日,有人看见他在自家门口摆了个小桌子,依然写字,只是不再收钱。 偶尔有老街坊路过,向他讨字。他便写"百年好合"四字相赠。那字迹,依然挺拔如松。 青年人不知,这老翁年轻时,本是这一带有名的书法先生。

0 阅读:3
诚畅与趣事

诚畅与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