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62岁陆小曼去世。临终前,她留下唯一的遗愿:和徐志摩合葬,谁知遭到儿

蜀山史道 2025-04-25 09:19:59

1965年,62岁陆小曼去世。临终前,她留下唯一的遗愿:和徐志摩合葬,谁知遭到儿子的强烈反对。她的骨灰盒,无人认领,只能寄存在殡仪馆,后来不知所踪,直到23年后才“下葬”。

陆小曼的房间里堆满了旧物,墙上挂着几幅画,桌上摆着几本书。

她的生活早已不复当年的繁华,年轻时,她是上海滩的名媛,才华横溢,风华绝代,如今,她只是一个孤独的老人,身边没有亲人,只有几个朋友偶尔来看望。

身体一天比一天差,她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她开始安排后事,最放不下的,是徐志摩。

那个曾经让她,爱得死去活来的男人,那个已经离开她,三十多年的男人,她希望死后,能与徐志摩合葬,这是她唯一的遗愿。

徐志摩,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浪漫诗人,1931年因飞机失事去世。

他的死让陆小曼痛不欲生,她曾是他的妻子,也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尽管他们的婚姻充满争议,徐志摩死后陆小曼的生活,也一度陷入混乱,但她对他的感情从未改变。

陆小曼将遗愿,告诉了身边的朋友,希望他们能帮她实现这个愿望,朋友们答应了。

他们也知道,这件事并不容易,徐志摩的家族对陆小曼一直有看法。

他们认为陆小曼,是徐志摩生命中的“污点”,徐志摩的家人是否会同意合葬,是个未知数。

陆小曼的儿子,也知道了母亲的遗愿,他的反应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坚决反对。

他认为,徐志摩与陆小曼的关系,不符合传统伦理,徐志摩是陆小曼的第二任丈夫,而陆小曼的第一段婚姻以离婚告终。

这在当时的社会中是不被接受的,陆小曼的儿子认为,母亲与徐志摩合葬,会给家族带来耻辱。

陆小曼的儿子态度强硬,他甚至威胁,如果母亲执意要与徐志摩合葬,他将拒绝认领她的骨灰。

陆小曼的朋友们试图劝说,无济于事,陆小曼的儿子坚持自己的立场。陆小曼的遗愿被搁置了。

1965年4月,陆小曼去世。她的骨灰盒被送到殡仪馆。

按照她的遗愿,骨灰盒应该,被安葬在徐志摩的墓旁,由于儿子的反对,骨灰盒无人认领,它被寄存在殡仪馆的角落里,一放就是23年。

这23年里,陆小曼的骨灰盒,成了无人问津的存在,殡仪馆的工作人员,偶尔会清理一下灰尘,没有人知道它的故事。

陆小曼的名字渐渐被人遗忘。她的画作、文字、她的爱情故事,都成了历史的尘埃。

直到1988年,陆小曼的骨灰盒才终于有了归宿。

一位陆小曼的远房亲戚,得知了她的故事,决定为她完成遗愿,这位亲戚联系了徐志摩的家族,经过多次协商,终于得到了同意。

陆小曼的骨灰被安葬在徐志摩的墓旁,她的遗愿终于实现了。

陆小曼与徐志摩的爱情故事,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段传奇,他们的爱情充满了激情与痛苦,也充满了争议与矛盾。

陆小曼的遗愿,是她对这段爱情的最后一次告白,她的骨灰盒漂泊23年,最终与徐志摩合葬,为这段爱情画上了一个句号。

陆小曼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她曾才华横溢,风华绝代,与徐志摩的爱情,让她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但她的生活也因此充满了争议,第一段婚姻以离婚告终,第二段婚姻,因徐志摩的早逝,而终结。

她的晚年孤独而凄凉。

陆小曼的遗愿,反映了她对徐志摩的深情,希望死后能与徐志摩合葬,这是她对这段爱情的最后一次告白。

但她的遗愿,遭到了儿子的强烈反对,儿子的反对,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陆小曼与徐志摩关系的看法,他们的爱情,不符合传统伦理,不被社会接受。

陆小曼的骨灰盒漂泊23年,最终与徐志摩合葬,为这段爱情画上了一个句号。

0 阅读:43

猜你喜欢

蜀山史道

蜀山史道

用专业的眼光,品读历史瞬间,解密历史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