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攻略:文学作品阅读必须把握情感脉络 近几年高考文学作品阅读得分率相当低,恐怕是答得最差劲的题,就因为命题反套路。这反映两个问题,考生审美素养普遍贫乏,复习缺乏正确的方法。 怎么复习才有点效果呢? 首先,复习不只是做题,教师也不只是讲题。稍有常识就清楚,文学作品后的命题只包含文本很少的信息,题目后面还有许多信息。如果每次训练都只聚焦命题,显然是不够的,因为要准确答题,必须分析语境,读懂全文,否则得分率很低。 因此,考生必须从审美的高度理清文本的情感脉络,扮演人物性格,才能为答题做好铺垫。 教师必须深入解剖题目,引导学生从全文的情感语境分析、寻找、提炼答案。 然后,必须训练审美能力,准确捕捉文本的情感脉络。审美力的标志是情感和想象,必须在阅读做题中,引导学生激活想象,进入文本背景的生活情境,扮演人物,发生感染,产生审美愉悦。这是训练的重点,必须对人物情感形成敏感性,迅速进入角色,才能增强解题能力,而不是以做题为目的。 最后,必须分析语境,特别是人物情感,寻找正确答案。高考题并不怪,平实的问题里蕴含审美素养的考查,必须训练对试题内含情感的敏锐把握。对题目内蕴的情感很麻木,就是根本没有读懂文本,答题就得不到什么分。 因此,复习文学作品阅读就是训练对文本情感的敏感性,不断丰富审美素养,才能提升得分率。
高考攻略:文学作品阅读必须把握情感脉络 近几年高考文学作品阅读得分率相当低,恐怕
宁拙说
2025-04-25 17:11:4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