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一个地主婆变卖了所有家产,支持儿子抗日,儿子拿到钱后瞬间失联。几年后

尔说娱乐 2025-04-25 17:33:34

1932年,一个地主婆变卖了所有家产,支持儿子抗日,儿子拿到钱后瞬间失联。几年后,地主婆意外在报纸上看到儿子的消息,原来这么多年他骗了自己。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37年,一位老妇看着报纸上刊登的那张照片,浑身颤抖。   只见那张照片上,三具血淋淋的尸体被悬挂在城墙上。   中间那个人,即便脸上身上都是脏污,但是她也一眼就认出来,这就是自己的儿子王凤阁。   在他的身边,是他的妻子以及儿子小金子。   那一年,小金子也不过只有4岁。   老妇声音颤抖:   “好样的,我儿是好样的。”   在当地,王家算的上是有声望的家族。   王凤阁的父亲是一名教师,母亲王毕氏勤劳能干又善良,在当地口碑颇好。   王凤阁从小就跟着教书的父亲读书。   在他读过的书中,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对他的触动尤为深刻。   当时的中国一片黑暗,列强入侵、土匪横行。   王凤阁也希望成为一名像岳飞一样的英雄。   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山河破碎,生灵涂炭。   此时的王凤阁还在东北军步兵第58团当副官。   日本人在中国的所所作为让他感觉非常愤怒。   于是,他辞掉官职回到家乡,励志一定要改变家族的现状。   1932年3月,37岁的王凤阁变卖全部家产,召集百姓、购买装备,揭竿而起,举起了抗日的大旗。   他也被拥立为了第十九路军总司令。   从柳河县到濛江、抚松,王凤阁带着大家一路抗日,打得敌人措手不及。   不断取得战果的他成为了敌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他的照片上了报纸,日军甚至还发出了数额不菲的悬赏通告。   看着报纸上的信息,王毕氏心急如焚。   她得知,儿子缺少弹药之后,就卖掉了家里的房子,木场,还将土地租了出去,购买了不少弹药。   但问题是,眼下到处都是日军,他们见人就排查,这些装备又该怎么运到王凤阁手中。   王毕氏眼珠子一转,想了一个办法。   她到集市上买了不少没有处理过的猪肚猪肠。   怕味道不够,她又在猪肠中装上猪粪。然后将子弹藏在里面,扎上口子。   剩下的装备则被她藏在大桶的下面。   王凤阁派来取装备的人看到这架势,直夸王毕氏有法子。   几人拉着车上路,果不其然就遇到了日军的排查。   运装备的人说,这桶里都是办席要用的猪下水,还没有处理,臭的很。   日军自然是不信。   盖子掀开的一瞬间,扑鼻而来的腥味和臭味差点让那日军将隔夜饭吐出来。   日军挥挥手,赶紧让他们离开。   就这样,这批装备成功送到了王凤阁手上。   用着这批装备,那时不时散发出来的味道,总是能让他想起母亲。   打仗需要钱,这一点王凤阁清楚,王毕氏也清楚。   为了支持儿子,她将家产全部卖掉,换了一点钱。   亲戚邻居们也被她感染,纷纷开始捐款。   王毕氏小心翼翼地将这笔钱装进衣服里面的口袋中。   她一路上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困难,这才亲自将钱交到了儿子手上。   他不想让儿子分心,把钱交给他之后立即转身离开。   王凤阁对日军产生了巨大威胁。   为了逼迫他投降,日军想出了不少办法。   他们将王毕氏逮捕,严刑拷打之后拍成照片,逼王凤阁投降。   王凤阁破口大骂,宁折不弯。   监狱中,王毕氏怒目圆睁。   想让她劝儿子投降,门都没有!   后来,王毕氏终于被释放。   她收到了一封信,只有六个字:“娘保重,儿必捷。”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她都没有儿子的消息。   1937年,王凤阁与敌人激战三个昼夜,弹尽粮绝之后被俘。   和他一同被俘的还有妻子和儿子。   王凤阁受尽酷刑,却依旧不投降。   4岁的儿子受到父亲的感染,也拒绝接受敌人的食物。   1937年4月6日,恼羞成怒的日本人将一家三口全部杀害。   那六个字,是王凤阁对母亲的承诺。   可终究,他还是食了言。 主要信源:(中国军网——王凤阁)

0 阅读:6
尔说娱乐

尔说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