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去,给再高的价钱,也不与豺狼为伍!”2002年,瓦良格号的总工程师巴比奇,拒

清风徐来舞 2025-04-25 17:54:11

“不去,给再高的价钱,也不与豺狼为伍!”2002年,瓦良格号的总工程师巴比奇,拒绝美国天价高薪毅然来到中国,西方各国得知后,是百般难耐。 1991年,克里姆林宫的红星坠落时,尼古拉·巴比奇正在黑海造船厂的绘图室里修改瓦良格号的动力系统图纸。 这位已经在航母设计领域深耕27年的总工程师,看着办公桌上摊开的《舰船设计原理》,书页间还夹着1985年列宁格勒船舶工程学院的毕业照。 那时的他,眼神里满是建造“红色帝国移动堡垒”的壮志豪情。 当乌克兰国旗取代镰刀锤子旗在造船厂上空升起时,巴比奇突然意识到:自己耗尽青春心血的航 母,此刻不过是新生国家货架上的“二手货”。 美国中情局的特工很快找上门来,为首的蓝眼睛男人递来的名片上,信誓旦旦地说道:“我们可以为您在弗吉尼亚海滩提供带游艇码头的别墅,当然,还有能让您儿子进入麻省理工的推荐信。” 那个夜晚,巴比奇常在造船厂的码头上徘徊。 他想起了1978年第一次参与航母设计时,老工程师拍着他的肩膀说:“记住,航母不是商品,是一个国家的海上长城。” 而现在,这艘承载着苏联造船工业最高成就的巨舰,即将被切割成废铁,或是成为某个富豪的海上行宫。 然而,改变命运的转机出现在1998年。 当中国商人徐增平带着五粮液出现在基辅时,巴比奇在谈判现场看到了不一样的眼神,那不是投机 者的贪婪,而是一种近乎虔诚的渴望。“我们想让她回家。”徐增平的这句话,让巴比奇想起了自己 童年在敖德萨港看到的苏联破冰船,那艘船曾穿越北极圈,为被困的科考队送去救命的物资。 不过狡猾的美国人很快察觉了异动。 2000年瓦良格号拖航途中,土耳其以“海峡通航安全”为由将它扣押,希腊籍拖船船长收到的匿名威胁信里,夹着一张巴比奇女儿在雅典大学图书馆的照片。 与此同时,五角大楼向乌克兰施压,要求销毁瓦良格号的所有设计图纸。 在基辅的秘密仓库里,巴比奇看着堆积如山的蓝图,突然做出了一个疯狂的决定。 他以“整理个人工作档案”为名,申请进入仓库,用微型相机拍下了20万张图纸的关键参数。 这些被压缩在几张软盘里的数据,后来成为中国工程师破解航母技术的“金钥匙”。 当美国情报部门得知消息时,巴比奇已经带着装有核心数据的公文包,登上了飞往北京的航班。 讽刺的是,西方媒体用“技术叛国”来形容巴比奇的行为。但巴比奇在抵达中国后的首次座谈会上,却说出了让在场所有人震撼的话: “文明不该有肤色,就像海洋不该被围墙分割。当我的国家不再需要航母时,我只能把她交给真正懂得尊重她的人。” 当巴比奇在大连港的船坞里第一次见到了中国的航母研发团队,那些穿着蓝色工装的工程师们,手 里拿着用草纸演算的公式,眼睛里却闪着和他年轻时一样的光。 他想起在乌克兰时,曾经有美国同行嘲笑苏联航母是“只会冒黑烟的铁罐头”,而此刻,他正在用自己的经验,帮助这个东方国家打造真正的海上移动机场。 就这样,这台曾经被西方断言“至少需要十年才能修复”的核心设备,只用了18个月就重获新生。 2012年9月,当辽宁舰正式入列海军时,巴比奇站在观礼台上,胸前佩戴着中国政府颁发的“国旗 科学技术合作奖”奖章。 此刻,那些凝结着无数人心血的战机,正以雷霆万钧之势掠过航母甲板。 如今,82岁的巴比奇仍然住在大连的海边公寓里。他每天都会用望远镜眺望远处的航母基地,看 着一艘艘新型舰艇驶出港口。 在他书房的墙上,挂着两张照片:一张是1985年的自己站在尚未完工的瓦良格号旁,另一张是2023年他和中国航母研发团队的合影。 两张照片里的笑容如出一辙,因为那是属于工程师的,对人类文明进步的纯粹喜悦。 巴比奇用一生的坚持证明:真正的文明,从来不是高墙内的孤芳自赏,而是跨越山海的携手同行。 信息来源:网易新闻——《“瓦良格号”之父巴比奇,拒绝美国工作邀请,将毕生所学奉献给中国》

0 阅读:65

评论列表

huqian195

huqian195

1
2025-04-25 18:29

伟大的国际友人!

清风徐来舞

清风徐来舞

‌感谢大家关注,我会继续努力,为大家带来更好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