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月10日,国民党中将李弥预感到大难临头,对部下边哭边说:“我不能死呀

时说历史 2025-04-26 08:26:21

1949年1月10日,国民党中将李弥预感到大难临头,对部下边哭边说:“我不能死呀!我死不 得呀!我若能回去,对你们的家属一定要好好照顾的,你们可以放心。”

此事的最开始要从1948年11月的淮海战役说起。

此时的李弥正看着地图思考,从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开始,整个战局就已经开始发生了转变。他心想,此战难胜啊,解放军可是块难啃的硬骨头。

还没等他思考清楚接下来要怎么走的时候,便听到了手下来报。

“中将,上级发布任务了,要求我们掩护主力部队撤退。”

听此,李弥的眼睛瞬间眯了起来,他并不想做这吃力不讨好的任务,如果掩护主力部队撤退,那他所带领的13兵团必定遭受重创,如果遭受重创的话,那他个人的安危怎么办?谁不知道这解放军难缠的很!

李弥脑子一思索,生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不如我们先甩开主力部队,逃出包围圈再说。有了想法后,李弥便召开了一次师级以上的干部会议。

会上,李弥向各位干部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让大家确定好逃跑计划和路线。

经过一番讨论后,李弥便下达了指令,要求军队轻装出发,前行速度快,避免被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给吞并了。

会议结束后,李弥让几个军长留了下来。几个军长面面相觑,事情不是已经讨论完了吗?还有什么事情要说吗?

很快,李弥便开口了,“在前行途中,记得避开其他兵团,避免被拖累。”

几个军长点了点头,面上一片认真,只是内心嘀咕,人少确实方便逃脱,可是万一人少遇上解放军,那可就很容易就被灭了,如果有其他兵团一起,那还可以再挣扎一下啊!

李弥并不知道几位军长内心的想法,叮嘱完他们后,他就慢悠悠的坐下,翘起了二郎腿。

让李弥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计划很快就被杜聿明知晓了。原来13兵团的通讯营长偷偷打了个电话给杜聿明,向他报告了李弥的位置。

杜聿明得知消息后雷霆大怒,吩咐手下给李弥打去电话。等李弥接到电话的时候,杜聿明便开口说道:“李弥,你到底想干什么?”

李弥只是轻轻的笑了一声,并未说话。笑声通过电话线钻进杜聿明的耳朵里,他只觉得一片讽刺,怒声道:“不管你现在要干什么,我命令你立即停止行动,前往总部接受新任务!”

杜聿明的愤怒对李弥丝毫没有任何影响,只见他慢吞吞的表示好的。

挂断电话后,李弥吩咐手下找来第8军军长周开成,给他下达了一个任务:去总部接受任务。

在周开成去总部接受任务的时候,杜聿明收到了蒋介石新的命令,要求杜聿明停止撤退,前往安徽濉溪口解救黄维兵团。

但此时杜聿明手下的兵团,被解放军包围在萧县,并向杜聿明发出救援信号。杜聿明自己已经应接不暇,便命李弥去接应24师,结果李弥派出的空军,炮兵等都被解放军一一消灭了。

1949年1月7日,李弥所在的驻地被解放军攻占。李弥慌了,带领剩余的部下来到邱清泉兵团的防区,也就是陈官庄地区。

密密麻麻的解放军围着陈官庄地区,李弥和邱清泉等30万军兵都被困在可里面。

1月9日晚,杜聿明,邱清泉和李弥开始各自逃命,李弥逃往周藩所在的军区。

1月10日,李弥和周藩决定投降,并向解放军递了投降条子。解放军表示投降可以,要主官出来报到,部队放下武器。

这时候李弥和周藩都可以算是主官,李弥为了不当这个主官去投降,便开始卖起了惨,发表了一大篇言论,表示自己还不能死啊,顺便保证自己如果能够顺利活着回去,一定会好好厚待他们的家人的。

部下听着他这一番言论,都沉默不已。家人永远是他们的软肋,他们知道自己恐怕活不久了,心里对自己的亲人很是愧疚。

他们不想要打战,他们想和家人团聚……现场氛围很是悲寂,李弥继续自己的演讲,连连保证自己活着的价值是最大的,也可以帮你们照顾好家人,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有一个部下突然出声,“中将,你真的会保证厚待我们的家人吗?”

李弥丝毫不心虚,坚定的点了点头。部下见此,便纷纷点了点头。周藩见此,便知道只能自己去了。

就在周藩出去投降的时候,李弥悄摸摸的扮成了伤兵,趁天黑逃了出去。

后在汪涛,汪新安,李惠芝等人的帮助下,逃回了南京。

李弥所做的保证并没有实现,1954年,他从缅甸撤退到台湾,1973年逝世。

0 阅读:33

猜你喜欢

时说历史

时说历史

时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