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帝的冷知识。 第一,魏忠贤权倾朝野,却被17岁的崇祯轻松诛杀,虽然除掉了奸臣

底层史观吖 2025-04-26 10:53:54

崇祯帝的冷知识。 第一,魏忠贤权倾朝野,却被17岁的崇祯轻松诛杀,虽然除掉了奸臣,但却又毁了自己。 第二,崇祯帝有六个女儿,四个都夭折了,他在身亡前,先是砍掉长平公主的一个手臂,然向六岁的昭阳公主也直接砍杀。 第三,清军四次入关,但都没打进固若金汤的北京城,然而李自成就十万弱兵,用了两天就攻破了京城。 第四,抗清名将袁崇焕一生征战从无败绩,却被崇祯临时处死,若他不死,满清未必就能入关。 第五,崇祯与周皇后18年伉俪情深,却从不听她的劝导,最后就只能以身殉国。 崇祯皇帝,名朱由检,出生于万历三十八年。他是明光宗朱常洛的第五子,母亲刘氏。自幼身世并不显赫,且由于家庭变故,他的成长并不顺利。 父亲朱常洛虽为太子,却深受明神宗冷落,母亲刘氏在众多妃嫔中亦未曾得到宠爱。刘氏因过失被太子仗杀后,朱由检被过继给庶母抚养,直至成年。 当时,明朝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困境。天启皇帝朱由校无后且健康欠佳,明朝的未来摇摇欲坠。天启七年,在没有其他继承人选的情况下,朱由校将帝位传给了年仅十岁的朱由检。 作为新继位的皇帝,崇祯立刻着手改革,首先便是清除当时权力最大的阉党,特别是魏忠贤。魏忠贤深得天启皇帝宠信,操控朝政多年,宦官集团已经在政治上树立了强大的势力。崇祯皇帝通过一系列果断举措铲除了魏忠贤的党羽。 天启七年十一月,魏忠贤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被捕,并最终自缢身亡。崇祯随即下令将阉党二百六十余人处死或流放,削弱了这一腐败势力。 此后,崇祯进一步整顿朝政,平反冤屈,重新起用有才能的官员,推行一系列政治和军事改革,力图挽回国家的命运。 对内,他整肃吏治,严惩贪官污吏,尤其是禁止朝臣与宦官勾结。对外,他依然专注于边疆防御,尤其在辽东战线上,将重要任务交给了袁崇焕,期望借此收复失地。 然而,尽管他为国家殚精竭虑,每日几乎没有休息,始终致力于国家的恢复与兴盛,但他所处的历史背景并不容许他翻盘。天灾人祸、民变四起,尤其是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席卷而来,最终导致了明朝的灭亡。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七日,李自成的起义军突破了北京城外的防线,逼近紫禁城。此时的崇祯皇帝孤立无援,虽然仍在竭力指挥应对,但朝廷上下心力交瘁,已经无法做出有效反应。 当李自成的军队进入城内时,崇祯登上煤山,眺望着这片曾经辉煌的江山,内心充满了痛苦与无奈。此时的他仍惦记着百姓的苦难,深感自责。 在形势几近绝望时,崇祯召集了三个儿子,亲手为他们脱去皇家的衣袍,换上了普通百姓的装束,并送往外地。 安排完了儿子们的去处,崇祯来到后宫。他知道,如果不立即处理后宫的妃嫔,等到李自成的军队攻破城池,那些曾与他共度时光的女人将会遭遇无比惨痛的命运。 面对周皇后,崇祯眼含泪水,向她提出了殉国的要求。周皇后悲痛欲绝,选择了自缢,跟随命运走向了尽头。其他妃嫔也纷纷随之效仿,走向了各自的死亡。 面对这些曾深受宠爱的妃嫔们的离去,崇祯心如刀割,但他深知,若不这样做,后宫的女子将会遭遇更大的屈辱。在处理完妃嫔们之后,崇祯走向了他的女儿,年仅十五岁的长平公主。他望着这位如花似玉的女儿,心中充满了悲痛与不舍。 带着极大的痛苦,他拔剑砍下了长平公主的双臂,直至她昏迷不醒。接着,他又转向年仅六岁的昭仁公主,举剑将她的生命夺走。亲手杀死两个无辜的孩子,这一刻,崇祯彻底感受到了绝望的深渊。 十九日凌晨,李自成的起义军终于杀入北京城,崇祯率数十名太监骑马冲出皇城,但东华门已经被起义军控制,他被迫寻找其他逃脱的道路。最终,当他抵达齐化门时,遭遇了曾忠诚的朱纯臣的拒绝。朱纯臣闭门不纳,崇祯的希望再一次破灭。 当天,皇宫内的火势越来越猛,天快亮时,崇祯决定最后一次召集百官。然而,结果是百官无人到场,四周的冷清与凄凉让他心如死灰。面对如此绝望的局面,崇祯在宫中独自仰天长叹,感叹自己是如何被奸臣所误,致使大明江山瞬间崩塌。 在这极度孤独与无望的时刻,崇祯与忠心的太监王承恩一同走向了煤山。站在山顶,崇祯望着曾经辉煌的帝国,如今只剩一片废墟。他没有一丝犹豫,便以自尽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崇祯死时,左脚裸露,右脚穿着一只红鞋,身穿蓝袍,白裤在风中飘动,面容被头发遮掩。他的遗书写道:“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0 阅读:59

评论列表

黎明之风LIGHT

黎明之风LIGHT

1
2025-04-26 18:58

袁崇焕有错,但他不该杀。和杀兰陵王是的国家,最后败亡

底层史观吖

底层史观吖

真实的历史文化作品,爱公道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