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豪杰并起。大凡有才识的人物,都会与英杰惺惺相惜,以期做一番事业,许攸就是其中典范。他与汉末群雄中最有潜力的曹操、袁绍都交情深厚。但实际上,许攸的人际关系处理得很差。 许攸是南阳人,自幼与出身大族袁绍、袁术相知。不仅如此,他在京期间还结识了曹操。但是,许攸很快就因为一件密谋和这些老友中断了联系。中平元年(184年),曾经名动天下的冀州刺史王芬听信天象言论,企图废黜汉灵帝。为了能顺利起事,他四处拉拢名士,其中就包括南阳许攸。许攸自恃才高,却没有看出王芬不是成大事之人,更没有意识到汉灵帝虽然昏聩,但是仍是朝野共奉的大汉天子,不假思索就答应了王芬的请求。与此相比,同样被拉拢的曹操就聪明得多,断然拒绝了这一请求。果然,王芬还没有起兵,就被汉灵帝的敕令吓得自尽。许攸因参与王芬谋逆,被迫四处逃亡。 五年后,袁绍因不满董卓专权,逃离京师,来到冀州。许攸因为与袁绍自幼关系密切而去投奔他。袁绍见到许攸前来投奔,十分高兴。从此,许攸成为袁绍的谋主之一,协助袁绍平定河北,跃升为北方地区强有力的军阀。然而,在袁绍手下,许攸并没有处理好同僚关系。他生性贪婪,他的家人也被他影响,四处敛财。许攸与同为河北豪族的审配出现了利益争端,关系很不好,在官渡之战期间,审配借机逮捕了贪污犯法的许攸家人。许攸一怒之下,离开袁绍,投奔曹操。 许攸投奔曹操后,多次献策,尤其是火烧乌巢的建议直接推动曹军赢得官渡之战。因此,只要许攸能恪尽职守、全力辅助曹操,绝对是前途无量。但是,许攸不仅没有与曹操的手下同僚处理好关系,而且多次当众轻慢、奚落曹操。曹操自然不会惯着这样一个轻狂的谋士,以“恃旧不虔”的理由将许攸诛杀。 许攸自恃才高,待人接物毫无礼法,最终落得这样的下场,令人唏嘘。 参考资料 《三国志》、《后汉书》 杨洸:《汉末河北名士审配生平事迹及其相关问题考论》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豪杰并起。大凡有才识的人物,都会与英杰惺惺相惜,以期做一番事
浩然说文史
2025-04-26 22:23:14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