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5月,日军陆军中将酒井直次,骑马来到三岔口,战马闻着一泡人尿不肯走,酒

玲珑说历史 2025-04-27 00:02:07

1942年5月,日军陆军中将酒井直次,骑马来到三岔口,战马闻着一泡人尿不肯走,酒井直次挥鞭打马,竟踩在地雷上。战马瞬间被炸四分五裂,酒井直次被炸身受重伤,直到失血过多而亡。

这酒井是何许人也,原来他是一名日军的军官,还是中将级别的师团长,并且是第一个死在中国战场上的师团长。

此时正值抗战的中后期,多亏了日本人偷袭了美国的珍珠港,让我们对日作战上多了一位盟友的支持。

此时的美国人对日本那是恨的牙痒痒,借助中国的机场,对日本的首都实行报复性轰炸。

面对美军的报复,日本人也只许自己放火,不许别人开枪,一路闻着味儿就朝着美军飞机的机场蠢蠢欲动。

为了保护美军的机场,此时的中国部队和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爆发了浙赣会战。

中国的部队吸取了前几次的战斗的经验,以及对抗日局势的了解,也不再向前期那样正面硬刚,导致死伤惨重。

长沙战役后,日军的士气就已经开始逐渐低迷,我军采取伤敌疲敌的战术,和日本人打起了消耗战。

论硬刚,日本人飞机大炮狂轰滥炸,刚不过的,论消耗,我们打一枪换一炮,灵活多变,敌人根本奈何不了我们。

在这时期,针对这种配合这种战术,我们开发了比如“地道战”还有“地雷战”,尤其是地雷站,对与阻击战来说,有奇效,只要把地雷埋在公路上,很容易就炸死炸伤赶路的日军。

但埋地雷也不是那么好埋的,需要一些经验。比如藏地雷的土要尽量和周围的地形贴合,如果颜色有差异,很容易就会被敌人看出来,白白浪费一颗地雷。

而且针对地雷这种陷阱式武器,如果敌人没有防备的话,效果是最大的,但一旦使用的次数多了,敌人是拥有素质极高的工兵的,会在赶路的途中提前扫描地雷,这也会降低地雷的有效性。

对于作战经验的黄士伟来说,这些东西他都是明白的,作为川军里的一名工兵,此时的黄士伟正连忙种下地雷,远处的炮火声越来越趋向平静,说明前方守军已经打完了一波阻击,开始撤退,将会有一批日军被放进来,途经这里,黄士伟的任务就是在这里用地雷偷袭敌人。

作为一名老道的工兵,黄士伟故意不掩盖一些被翻过的新土,明摆着告诉敌人这里有地雷。但黄士伟也不傻,这些阳谋的地雷只是少部分,放在后面的地雷才是主力。

埋完地雷后,黄士伟来到一颗树下,他看着这颗树,又看了看掩盖好的地雷,如果敌人被炸伤,会不会将伤员带到树底下治疗,索性就埋几个在这树下吧。

黄士伟说干就干,很快就将剩余的地雷全埋进了树底下,用枯叶掩盖好,忙活完的黄士伟突然感觉到尿意,他联想着日本人会在这里休息,索性就在树底下撒了一泡尿。

刚撒完尿的黄士伟忽然听到了远处的动静,连忙拉上裤子,带着自己的装备溜之大吉。

和黄士伟想的没错,这些日本人很快就发现看地上故意露出破绽的地雷,先头部队的队长觉得自己眼力过人,连忙叫唤工兵拿起探测器,查证并将这些地雷取出来。

见地雷被排除,这名队长连忙走到酒井的身旁,带着邀功般的喜悦向师团长报告,酒井感到十分的满意,下令让部队全速前进。

前头的工兵接到命令,收起了探测装备,回到了队伍里。酒井的队伍全速前进,可没还走多远,就有士兵踩到了地雷,一朵朵烟雾在队伍里绽放,爆炸巨大的冲击力将日本士兵直接炸飞,爆炸的顷刻间就带走了周围一片日本士兵的生命。

酒井被这突如其来的爆炸吓得从马背上摔了下来,其他没有幸存下来的士兵也纷纷停下了脚步,不敢再移动一丝一毫,生怕周围还有地雷。

酒井拉着马匹,将他带到马路的边上,边上正好有一棵树,这里长着许多鲜嫩的野草,酒井将马拉到树底下,并且不断的命令部队开始排除地雷。

此时的黄士伟已经离开了,但他留下的尿液却留在这里,散发出来的气味被酒井的马给嗅到了,他不顾酒井缰绳的束缚,将低下来,仔细了闻了闻。

酒井见这马突然不听话,拿起鞭子就准备上前抽打这匹马,但好巧不巧的在树底下踩到了黄士伟埋的地雷,被炸的四肢破碎,倒在地上奄奄一息,鲜血大量的涌出,最后失去了生命。

酒井就这么被稀里糊涂的炸死了,作为残害了许多中国百姓的恶魔,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0 阅读:125

猜你喜欢

玲珑说历史

玲珑说历史

日交月替变幻天地多少颜色,人来人往更易乾坤无数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