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打算周末回厦门大学,却被绵绵春雨困在了福州大学城。上个周末才换季穿上短袖T恤

肯定不下楼 2025-04-27 13:33:48

原本打算周末回厦门大学,却被绵绵春雨困在了福州大学城。上个周末才换季穿上短袖T恤,陪着二姐和妹妹在嵩口古镇游玩,今天又得穿上厚一点的外衣在家过周末,真是春天来了也得添衣防寒啊! 最近又重拾早起不赖床的起居习惯,每天早上六点必定起床。早起不仅能延长一天中的有效时间,还能观赏到旭日初升的美景,那变幻无穷的满天朝霞、那缓缓升起的一轮朝阳、那洒满晨曦的满江潮水,若是多睡一会儿就都看不到了。 起床洗漱后,依旧习惯喝一杯温水,然后分别前后梳头、踮脚甩手各一百下,这些都是从大学班长那儿学来的养生方法。之后才开始吃早饭,我喜欢烤两片切片面包,要么抹花生酱,要么加奶酪切片,搭配不加热的高钙低脂牛奶和切丝榨菜吃,或者煮鸡蛋加牛奶的麦片粥吃,再加上一小盒原生高钙酸奶和一个苹果。当然,如果条件允许,也喜欢吃锅边糊加油条这种家乡早餐。 吃完早餐,一般会一边煮上一壶加了枸杞、玫瑰花的白茶,一边扫地拖地、整理内务和洗晒衣服。从小受母亲的培养和父亲的示范,男人做家务对我来说一直是个充满乐趣、能产生快感的生活过程。有时候还会一边做家务,一边思考文章的写作框架,并不觉得会影响正常工作。从1994年学成回国的30年来,我还从未请过一个小时的钟点工呢。 忙完这些后,便一边喝茶,一边打开电脑,开始一天中最有效率也最惬意的看书写作。现在居住的太阳座陋室,有四个地方可以读书。楼上的开放式大书房基本上是个摆设,书桌虽然不小,但好像从未在那儿写过一篇文章。朝东的小书屋是把原来带顶的开放式阳台加上玻璃拉门围起来的,在这里能看到新建的洪塘大桥横跨乌龙江,连接洪山桥,将大学城和南台岛、鼓楼城区连成一条10分钟以内、没有红绿灯的宽敞进城通道,还能远眺江中千年金山寺和不时悠然驶过的船只,东岸一字排开的乌龙江公园、乌龙江湿地公园、福建农林大学、星网锐捷新楼群,视野开阔、江景秀丽、桥上车辆川流不息、江中波涛泛绿,很多时候目光很难收回、集中阅读。 楼下与卧室相连的小书房是看书写作最常发生的地方,西面靠墙的两层书架摆放着最常用的书籍和自己出版的书籍,东面小隔墙放置着一个小边柜,里面装着许多照片和获奖获聘证书,也许是习惯久坐的原因,一到这儿就容易进入读书写作的状态。还有接着卧室的朝南阳台,安上玻璃拉门后成了最小的读书空间,但在这里也容易走神,不由自主地朝南放飞思绪,抬头望去,由近及远是闽侯县南屿镇双龙村,50多年前父亲曾在那里的供销社工作;南通镇,上山下乡时我曾在夜里翻过五虎山到那里看黑白电影放映;五虎山脉,曾在那里的一个茶园种茶,也是从那里带着茶香考上厦门大学;尚干镇,在那里接受了两年半的高中教育并参加了改革开放恢复高考的第一场考试;青口镇,是我的故乡,我还在那里的一家饼店做了一年学徒,随后接受了整整两年的初中教育;再往南就是1977年考上并前往就读的厦门大学,也就是从那里跨越太平洋去美国留学。坐在这里,常常掩卷沉思人生,感叹时光飞逝,少年意气需要靠记忆重新找寻! 如果没有外出和应酬,午餐和晚餐一般也都是自己下厨,简单的时候就用茶油拌线面、酱油浸泡烤猪排牛排,复杂一点就蒸干饭、清蒸鲈鱼、油炸荔枝肉、高压排骨汤,再加上一盘蔬菜。午后休息半个小时,下午4点多就开车前往10分钟车程的旗山湖公园,在那里绕湖一周,等拍到几张满意的日落湖光山色后才开车回家,5元的停车费还是很合理的。很快,随着摩天轮、旗旗探险乐园、福建美术馆、旗山湖大酒店、旗山湖购物广场陆续建成开放,去那里散步闲逛就会更加频繁了。 疫情后的夜晚,除特殊情况外,较少再看书写东西了,怕影响睡眠,更不会熬夜赶稿了。有点遗憾现在值得追的剧、值得去电影院观看的电影太少了,加上停车不方便,像以前那样不时进城到芳华越剧院、福建省实验闽剧院看戏的次数也少了。最近看了电视剧《六姐妹》,应邀参加安徽省《六姐妹》家庭文化分享会,写了一篇题为“新时代家庭文化建设的生动实践及其启示”的文章,得到编剧伊北签名赠书,这倒是一个愉快的、双向互动的文化过程。这几天在追孙俪主演的《蛮好的人生》,还是觉得家庭剧较少展示家的温情和正能量是当前的一个通病。 我一直觉得,不管怎样,有家的人生是非常美好的,有家人相伴的周末会更加快乐!

0 阅读:39
肯定不下楼

肯定不下楼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