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1岁女大学生捐献骨髓救活了一名白血病男子,谁知一年后,男子病情复发

亲姐姐的艾维 2025-04-28 10:40:05

2007年,21岁女大学生捐献骨髓救活了一名白血病男子,谁知一年后,男子病情复发,其妻子找上了女孩,可女孩因为怀孕无法再次捐献,谁知接下来夫妻俩的做法让人大跌眼镜。 二十一岁女学生捐骨髓救人反被缠上 一场救人引发的闹剧让人心凉。 2007年秋天,南京某大学教室里坐着个穿白毛衣的姑娘,这姑娘叫韩娜,刚在红十字会宣传栏上看见骨髓捐献的广告。 当时电视里正播白血病患者的纪录片,看得人心里揪得慌。 韩娜捏着报名表犹豫半天,最后咬着笔杆子填了个人信息。她哪能想到,这张薄纸片日后会把她卷进天大的麻烦里。 三个月后,韩娜接到个陌生电话,中华骨髓库的工作人员说她和个三十五岁的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了。 对方叫林海乔,在苏州开了家五金店,老婆刚怀上二胎,韩娜听着电话里噼里啪啦的键盘声,手心沁出汗来。 她记得宣传单上说配型成功概率跟中彩票似的,这要是不答应,那人可就没活路了。 手术安排在年底,韩娜瞒着家里人说去同学家玩,自个儿跑去医院抽骨髓。那天手术室冷得人直哆嗦,针管子扎进骨头里的时候,她疼得把床单都抓破了。 护士后来跟记者说,这姑娘从头到尾没喊过一声疼,倒是隔壁病房的林海乔老婆哭得整层楼都听得见。 林海乔命大,移植手术挺成功,出院那天他们全家来谢韩娜,硬塞给她个鼓囊囊的红包。 韩娜死活不要,最后推脱不过收了条金项链。林家人千恩万谢地走了,韩娜摸着脖子上冰凉的链子,心里暖烘烘的。 日子本该这么平静过下去,韩娜毕了业嫁了人,肚子渐渐鼓起来。 偏这时候林家又找上门来——林海乔的病复发了,医院说必须二次移植。这回他们不找别人,就认准了韩娜这根救命稻草。 韩娜挺着五个月大的肚子,看着跪在自家客厅的林家老两口,手里茶杯抖得直响。林海乔老婆更绝,扑通一声跪在韩娜家门口水泥地上,引来半栋楼的人看热闹。 居委会大妈后来跟记者比划:"那女的哭得鼻涕眼泪糊一脸,抓着孕妇裤腿不撒手,非让人家把孩子打了来捐骨髓。" 这事儿闹到法院才算完,林家请的律师在法庭上说得唾沫横飞,非说韩娜当初收的金项链算定金,现在得赔他们精神损失费。 法官听得直皱眉,当庭念了《人体器官移植条例》第十七条,说捐献全凭自愿,天王老子来了也不能强迫。最后判韩娜不用赔钱,林家还得倒贴诉讼费。 要说这林家人也是昏了头,卫健委早几年就发过通知,孕妇捐献骨髓的成功率不到三成,搞不好还容易流产。 中华骨髓库官网上白纸黑字写着,捐献者有权随时退出。可人被逼急了哪管这些,听说林家后来还去韩娜单位闹过,保安撵都撵不走。 这事在当年闹得沸沸扬扬,《扬子晚报》连着三天头版报道,电视台还做了专题讨论。 有专家在节目里掰扯,说我国每年新增白血病患者四万多,能配上型的不到三成。这话本意是呼吁大家捐献,结果评论区全在骂林家不是东西。 韩娜后来搬家换了工作,孩子平安生下来。听说林海乔没熬过那年冬天,葬礼上他老婆哭晕过去三回。 这事儿给医学界提了个醒,现在骨髓库登记表上专门加了条注意事项:捐献者个人信息严格保密,严禁患者家属私下联系。 要说最让人唏嘘的,还是街坊邻居的闲话。有人说韩娜心狠,有人说林家活该。 倒是小区门口修车的老王说了句实在话:"救人把自己搭进去,那是观音菩萨干的事。咱们老百姓啊,能管好自己一亩三分地就不错喽。" (参考资料:百度文库——“供患见面”恩人变仇敌,这个孕妇该不该再次捐髓)

0 阅读:1
亲姐姐的艾维

亲姐姐的艾维

亲姐姐的艾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