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魔幻,现在很流行对立,情绪比事实重要,观点比证据重要。
现在喷合资垃圾、滚出中国的,真的有关心过用户的真实需要吗?
我知道,有些人喜欢拿合资配置拉胯说事。
但你看,现在有些合资品牌不仅价格更低,配置也起来了,不是好事么?
如果一个市场,只剩一种声音,那才是最大的不健康。
我知道在某些人的眼里,以后的中国市场是这样的:
一两家传统中国品牌 + 三四家中国新势力品牌。
如果国外品牌想进来,那就走进口路线,做高端小众市场。
这个模式和现如今的美国有些类似。
但我认为这并不符合中国的国情,也不符合关税战时代的基本逻辑。
中国市场幅员辽阔、用户层次多元,真正的消费者关心的是价值感,而不是单纯的情绪表态。有不少用户,依然喜欢合资品牌一贯的造车逻辑,比如底盘稳定性、耐用性、长期品质一致性,这些是他们用过、信任过的。
再说了,进口模式在现在这个关税体系下其实很脆弱,一旦遇到政策变化,价格波动剧烈,渠道和售后很难长期稳定,对于消费者来说,购车成本高、使用焦虑大,不是最优解。
所以未来合理的市场生态,应该是开放竞争、多元共存。
谁能真正满足用户的需求,谁就能留下来。品牌护城河,不是靠吵架赢的,是靠产品和服务堆出来的。
别急着给市场扣帽子,时代变了,但用户不是傻子。汽车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