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老公都是体制内人员,他是正高,我是副高,每月工资到账时数字挺可观,还有公积金加持。按说攒个一两百万不成问题,可现实是根本存不下钱。 家里的钱主要花在三个地方:自家生活、孝敬父母照顾亲友、支持儿子开销。我俩都是从农村考出来的,父母没法在经济上帮衬我们,反倒时不时要我们支援,像买化肥、亲戚红白喜事等都得摊上。小时候 “自己打拼” 的念头一直没变,长大后更觉得每分钱都要花得有意义。 刚工作时,我俩满心期待能攒下钱,日子不会紧巴。可现实很残酷,刚攒点钱,兄弟姐妹就找各种理由借钱,父母生活费、乡亲帮扶得支出,再加上儿子婚房、订婚、结婚,甚至他孩子出生,积蓄一点点花光了。 有天早上,老公煮早饭时叹气:“工资一到账,卡里钱就跟流水似的,一点不留。” 我望着他背影,心里也不好受,盘算着以后少买衣服、化妆品,袜子都得精打细算,毕竟小开支累积起来也不少。 我还发现自己不知不觉有了 “购物习惯”,逛商场看到喜欢的就买,网上小物件觉得便宜也买,孩子出生后,看到适合宝宝的东西就想买,结果很多闲置。 月底对账,账户几乎归零,我和老公对视叹息。同事们也差不多,除必要应酬,尽量在家做饭,都觉得钱是从嘴上花出去的,节约点才有后路。 如今,我们下定决心改变。老公说:“以后减少无谓消费,衣服鞋子够穿就行,别再买了。” 我也认同,决定少下馆子,毕竟一顿三两百,几次下来花费不少。网上买零碎东西也要货比三家,确定需要再下单。 改变不是一下子的事,每次看刷卡记录都心疼,但又得接受现实,儿子的事不能不管,那是下一代的未来。慢慢发现,平时省下的钱虽不多,但积少成多,能让人有点踏实感。 或许这就是生活,收入看似不错,钱却跑得快。正如老公常说:“省钱真得从点滴开始。”
我是乡镇公务员。每月到手工资3280元,公积金账户每月进账960元,乡补车补
【23评论】【3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