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高山下的花环》连长梁三喜原型的遗孀,2007年,她贷款2000元作路费,带着两个儿子从贵州大山里来到云南屏边烈士陵园,这是丈夫牺牲28年后他们全家第一次团聚,她抱着丈夫的墓碑,痛哭流涕。 她是李金花,她的丈夫王发坤担任副连长一职,同时也是《高山下的花环》梁三喜的原型。 王发坤牺牲的时候他和李金花结婚还不到五年,但他们已经有了三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是嗷嗷待哺的时候。 李金花没有读过书,大字更是不认识几个,但她知道丈夫做的是保家卫国的大事,她做妻子的肯定不能拖后腿。 一个女人带着三个孩子确实是艰难了一些,但日子再怎么艰难也能过下去,等到战争结束丈夫回家的时候就好了。 有了这个念头李金花心中就有了希望,她说不出太多肉麻的话,她只能用自己的态度鼓励丈夫。 王发坤离家的时候最小的孩子尚在襁褓中,他临走前多次拜托街坊邻居希望大家看在相邻多年的份上能对她们母子几人照顾一点。 王发坤走后李金花就挑起了家中的大梁,她每天早上要起很早下地干活,然后趁着孩子还没有醒的时候回家给孩子们做饭。 白天洗衣服干农活忙的没有休息的时间,只有晚上她才能安安静静的想念丈夫,不知道他在战场上是不是勇敢的,不知道他有没有受伤? 三个孩子中有一个因为生病没能活下来,此后李金花对其他两个孩子就更加上心了,她恨不得时时刻刻把他们两个绑在身边。 王发坤比李金花大了六岁,十六岁的李金花还是一个小姑娘,她虽然年纪小但心智却十分坚定。 两个人恋爱后没多久王发坤决定参军入伍,李金花也很支持他的决定,虽然异地恋很辛苦,但只要他们两个心意相通就没有什么能成为阻碍。 王发坤入伍后经常给李金花写信,好在他写的都不是很复杂的字,李金花也能看懂一些,。两个人靠着这些信件稳稳的谈了几年恋爱。 而在部队中的王发坤因为表现突出被任命为副连长,这对于他们两个来说都是天大的好消息,但李金花却开始退缩了。 她是发自内心的为王发坤感到高兴,但同时她也有些自卑,她觉得以自己的身份已经配不上王发坤了,所以她就想分手。 但王发坤哪能让她这么想,于是他便写了一封证明心意的信,信的内容只有一句话,就是王发坤此生认定李金花,绝不会和其他人结婚。 后来王发坤趁着休假的机会回家和李金花举行了婚礼,婚礼的流程很简单,只是邀请亲朋好友来家中吃顿饭。 简单的婚礼对于他们两个来说又是非同一般的,因为他们从这一天起就是世界上最亲密的人了,除了死亡之外没有任何事情能把他们分开。 婚礼过后王发坤赶回部队,他们两个一直保持着重逢之后又分离的生活,因为家中没有劳动力,所以王发坤也想过转业回家,但就在这个时候对越反击战开始了,王发坤决定战争结束后就回去。 王发坤在战场上总是冲在最前面,但炮弹总是不长眼的,当一个同志被炮弹吓得忘记躲避时,王发坤扑上去把人推开,自己则是承受了炮弹的威力,他把自己的生命留在了这片土地上。 李金花最后一次收到丈夫的包裹就是他的遗物,除了几件衣服之外只剩下一张欠条是最重要的。 欠条中写了王发坤欠的钱,在那个年代来看这笔钱不是小数目,李金花完全可以带着孩子离开,不再管这些破烂账。 但她还是管了,她的孩子们也认下了这张账单,丈夫牺牲后李金花一直没有去安葬他的地点探望过,直到28年后,她终于有机会去看看了。 李金花让儿子去贷了两千块钱的路费,虽然这些钱和路费比起来还是很紧张,但她已经很满足了,于是她就带着两个儿子一路跋山涉水的去到了丈夫墓前。 看到墓碑的那一刻,李金花多年积攒的委屈再也忍不住了,她扑到丈夫墓前嚎啕大哭,仿佛要把这些年的苦楚全部哭出来。 他们一家人分别了二十八年,如今终于用这种方式团聚了,李金花和儿子在丈夫墓碑前待了三天,这是属于他们一家人团聚的时间。 后来李金花的事情被曝光出来,在政府的帮助下他们家修建了新房子,每年还能得到一笔抚恤金,他们的生活再也不是紧巴巴的了,李金花终于有时间停下来思念丈夫王发坤了。
她是《高山下的花环》连长梁三喜原型的遗孀,2007年,她贷款2000元作路费,带
梦幻星河织梦园
2025-04-28 17:51:39
0
阅读:66
用户10xxx30
别难过了?时过境迁?咱到越南旅游去?世界人民大团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