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公认的清官,从不贪污受贿。等到告老还乡时,却拉了满满几车子的金银珠宝回去。有人将这件事告诉了乾隆,乾隆大怒:“亏我把你当作忠臣,原来是个大贪官!”于是派兵拦下官员的车子。
结果大家一看傻眼了。 这个官员叫孙嘉淦,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为官非常清廉,不爱钱财。 孙嘉淦在三十岁的时候考上了进士,到康熙手下做官。 也许这时的孙嘉淦还在韬光养晦当中,在康熙手下9年的仕途,孙嘉淦并没有留下什么值得让人记忆的事情。 雍正当了皇帝之后,对自己的兄弟、叔叔、伯伯们痛下杀手。这时孙嘉淦站出来,开始批评雍正,还给了雍正三条建议:“亲骨肉、停捐纳、罢西兵”。 这“亲骨肉”不是在暗讽雍正残杀自己的骨肉兄弟吗?雍正大怒,要杀死他,不过为了争取人心,雍正在刑部判处他死刑之后又赦免了他,并且让他去管理国家的财政。 雍正给孙嘉淦的评价是:“孙嘉淦太戆,然不爱钱。” 孙嘉淦确实受得起这个评价,在国库里面工作,可是一件肥差,随随便便捞两笔,一辈子也受用不完,但是孙嘉淦没有任何贪污的痕迹。 到了乾隆三年,孙嘉淦被任命为直隶总督。直隶总督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吏之一,底下的地方官员见了他都得上奉“孝敬”,然而孙嘉淦对这些“额外钱财”一概拒收。 晚年时,孙嘉淦想要告老还乡,乾隆同意了他的请求。 出发前,孙嘉淦想到自己做了几十年的官,没有攒下几个钱。如果就这么两手空空回去,会让邻居们笑话,也有损朝廷的威仪。 后来,他想出一个办法,让仆人连夜买来十几口厚重木箱,并亲自动手装满了砖头。第二天,辎重浩荡启程回家,假装自己带了很多金银珠宝。 不曾想,当地有一个官员看到了满满当当几车的“金银珠宝”,就把孙嘉淦告到了乾隆那里,说孙嘉淦原来是个欺世盗名的大贪官。 乾隆一听怒了:“好你个孙嘉淦,亏我把你当作忠臣,原来是个大贪官!”于是派兵拦下孙嘉淦的车子,结果打开一看,却发现里面全部都是一块一块的砖头。 得知消息后,乾隆十分愧疚,于是让人把砖头全部换成真的金子,然后孙嘉淦带着几车真正的金银珠宝回家安享晚年。 孙嘉淦心系百姓,从不贪污,实为一个清廉的好官。 在古代,当官之前首先得要经受十年寒窗苦读,并不容易。 不少人历尽艰辛都想考试做官,是为了能够获得财富和权利,改变自己和家族的命运。 当官后,要做到由始至终都廉洁奉公,无疑需要强大的毅力去坚守内心的原则。 而孙嘉淦,就是终其一生将清正廉洁四个字奉行到底的典范,值得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