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 年 2 月,华野政治部副主任钟期光乘车外出时,遭 6 纵的几个伤员无故殴打。6 纵王司令得知消息后,命人将带头打人的排长抓来,押至钟副主任面前处置。钟副主任一看,将排长扶起,夸赞道:“你是位好同志啊!” 在那个动乱的时代,钟期光作为华野政治部的副主任,负责指导前线的政治工作和处理伤员事务。钟期光以其温和的性格和坚定的原则闻名。而王必成,六纵的司令员,是一位严格的军事领导,其决策常常直接而果断。 在1947年的冷冽早春,华野的战地依旧笼罩在硝烟和紧张的气氛中。那天,钟期光接到了前线指示,他需要立刻前往一处战地医院,处理一批重伤员的转移问题。时间紧迫,他只带了一名保卫干事,乘坐一辆普通的吉普车匆匆出发。 途中,尽管冬日的阳光洒在路面上,但空气中的寒冷仍然刺骨。道路两旁,偶尔可以看到一些伤员躺在简陋的担架上,他们的面容因痛苦而扭曲,眼神中透露着无助和期待。这些景象让钟期光心情沉重,他深知自己的任务有多么紧迫和重要。 他们的车辆在崎岖的乡间小路上颠簸行驶。忽然,前方出现了一群伤员。这些士兵中有的腿部缠着绷带,有的手臂吊着绑带,显然是刚从前线撤退下来的。他们见到钟期光的车辆,一个个面露怨色,眼神中闪过一丝愤怒。 一名站立的伤员突然挥手示意车辆停下。钟期光的司机只得刹车,尘土飞扬中,那名伤员走到车前,语气强硬地要求钟期光下车,将车让给急需转移的伤员。 钟期光从车上下来,面对面地看着这名伤员,周围还聚集了几个同伴。他耐心地解释自己是奉命来处理伤员转移的,正在执行任务。然而,这番话似乎没有起到缓和气氛的效果,反而让一些伤员更加激动,他们觉得自己流血牺牲在前,而有些人却还能坐在车里。 然而,伤痛和绝望让这些士兵的耐心变得极其有限。当一名排长挥动脏污的手臂,情绪激动地挡住车辆时,他的声音因愤怒而变得嘶哑:“你们这些干部,坐在车里舒舒服服的,而我们却要在这里苦苦等死!”他的话像利箭一样刺入周围人的心中,引发了一阵愤怒的回响。 钟期光被推得踉跄几步,他的脸上沾满了尘土。保卫干事急忙介入,尽力稳定局势,但伤员们的情绪已经被彻底点燃。尽管如此,钟期光没有选择回避,他坚持站在那里,继续以平和的声音说话,努力使对方平息怒火。他解释着自己也是为了伤员们的利益赶来,他们的痛苦他感同身受。 事件的消息如同长翅膀一般,迅速传遍了整个六纵。当王必成接到报告,了解到钟期光竟然在执行任务中被自己部下殴打,他的怒火几乎要将整个指挥室点燃。他命令将主要打人的排长立即抓捕,并准备枪毙,以示警告和惩罚。 就在枪决即将执行的前一刻,钟期光的电话打了进来。他的声音里没有丝毫的怒气,只有深沉的担忧和坚定:“王司令,我了解您的愤怒,但我们不能因为愤怒而失去理智。这名排长虽然行为失当,但也是战场上的英雄。我们需要的是教育和引导,而不是简单的惩罚。”这番话让王必成沉默了。最终,他撤销了枪决命令,将排长送至钟期光处处理。 此后几日,排长被送到钟期光的面前。面对这位曾经冲动的士兵,钟期光没有表现出任何的责怪,反而是同情和理解。他让人解开了排长的绑绑,温和地与他对话。钟期光详细询问了排长的伤情和心理状态,对于这位排长的行为,他选择了宽恕和教育而不是惩罚。这种大度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在部队中传为佳话。 钟期光的处理方式对排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排长在后来的战斗中表现得更为英勇,成为了部队中的模范。他深刻体会到了钟期光的恩情和对他的信任,这成为了他战斗的动力。 不幸的是,这位排长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壮烈牺牲。当消息传到钟期光的耳朵里,他感到非常痛心。尽管如此,钟期光并没有因此而后悔自己的选择。他相信,通过教育和改正,能够挽回和提升更多的生命,而非简单的严厉惩罚。 钟期光在后续的岁月里继续贯彻他的原则和信念,他的这种领导风格和对人的深刻理解,使得他在军队中受到尊敬和爱戴。他始终坚持,在战争的残酷环境下,更应该展现出人性的光辉,通过理解和宽容来构建一个更加团结和有力的军队。这种理念深深地植根于他所服务的部队中,成为了他们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
1958年,1位老首长前往西安视察,兰州军区空军副政委负责接待。吃饭时,老首长越
【10评论】【2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