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特朗普再谈对华关税!记者:中国方面有什么动态吗?特朗普:有一点……他们显然想达成协议。 特朗普4月28日关于对华关税的言论,本质上是一场自导自演的政治闹剧。他声称中国想达成协议,但事实是中国外交部早在4月24日就明确否认存在任何谈判,这种自相矛盾的表态,与其说是在释放善意,不如说是在制造舆论烟雾弹。 从美国近期的实际行动来看,4月9日对华加征104%关税的政策刚刚生效,中国随即反制加征84%关税,双方对抗态势持续升级,根本不存在所谓“谈判窗口期”。特朗普的言论,更像是为转移国内矛盾而编造的政治谎言。 中国的立场始终如一:反对单边主义,拒绝在胁迫下谈判。自2025年4月美国启动“对等关税”以来,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有力反制措施。首先是关税层面,对美进口商品统一加征84%关税,覆盖农产品、汽车、能源等关键领域,直接冲击美国农业州和制造业利益。其次是科技领域,实施稀土出口管制和不可靠实体清单,限制美国企业获取关键资源和技术。更重要的是,中国通过WTO争端解决机制起诉美国,联合欧盟、东盟等经济体共同抵制单边主义,在国际舆论场形成反制合力。这种“关税+科技+多边”的组合拳,展现了中国维护自身利益的坚定决心。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也正在反噬美国经济。根据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数据,美国消费者承担了93%的关税成本,导致物价普遍上涨3%-5%,家庭年均损失超过5000美元。美股在关税政策公布后单日蒸发6.5万亿美元,科技巨头市值缩水超1万亿美元,市场信心遭受重创。 美国企业同样叫苦不迭:通用、福特等车企因零部件成本飙升面临减产,苹果公司iPhone生产成本增加12%,特斯拉被迫推迟新车型上市计划。 更严重的是,美国国内反对声浪高涨,50个州爆发1300多场抗议活动,13个州起诉政府关税政策“非法”,连共和党内部都出现分裂。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罕见佩戴白帽子的细节,可能暗示其政策转向。白帽子在政治场合通常象征妥协或战略收缩,而他的团队近期推出“特朗普2028”竞选商品,其中就包括白色帽子。 这与他近期软化关税立场的动作相呼应:4月28日有消息称,特朗普拟调整汽车关税政策,退还车企部分税款以减轻冲击。这种“先制造危机再救火”的套路,暴露了其政策的随意性和投机性。 更讽刺的是,特朗普在采访中声称“要管理国家和世界”,但其支持率已跌至39%,创任期新低,显示美国民众对其经济政策的不信任。 这场关税博弈的本质,是守成霸权与新兴力量的战略较量。美国试图通过关税遏制中国发展,却意外加速了全球经济格局的重构。 欧洲车企、日韩科技企业因美国关税成本激增,纷纷加大在华投资,德国奔驰、日本丰田等巨头已宣布在华扩建工厂。沙特、巴西等资源国也转向中国寻求稳定合作,全球产业链“去美国化”趋势明显。而中国通过扩大内需、推动产业升级,正在从“世界工厂”向“全球创新中心”转型。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最终可能成为撬动美国霸权根基的杠杆。
中国奉陪到底,特朗普黔驴技穷,性格大变,说话开始讲道理了!
【2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