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伊影像集1999年4月29日,Su-27KUB(Су-27КУБ)舰载多用

造飞机算我一个 2025-04-29 16:29:00

苏霍伊影像集 1999年4月29日,Su-27KUB(Су-27КУБ)舰载多用途飞机在莫斯科格罗莫夫飞行研究院所属的茹科夫斯基机场完成首飞。执行此次飞行任务的机组由苏霍伊设计局试飞员维克托·格奥尔基耶维奇·普加乔夫和谢尔盖·尼古拉耶维奇·梅利尼科夫组成。

早在1983年,航空工业部就向设计局下达指令,要求在Su-27K基础上研制与陆基型号通用的舰载电子干扰机。根据该指示,设计局于1984年12月完成《Su-27KP飞机技术方案》。该文件提出的干扰机方案是基于1983年完成的Su-27KM舰载战斗机改装的双座机型。但由于该方案需对飞机进行重大改装,未获得航空工业部认可。根据1986年10月31日军事工业委员会决议,设计局被要求开发新方案。1987年9月,设计局在Su-27KU基础上完成Su-27KPP干扰机方案并送审。相关研发工作持续至1989年,后因资金中断而终止。同期在1987-89年及90年代末期,设计局与客户往来函件中曾出现代号Су-27КРЦ的舰载侦察目标指示机项目,但未形成实质性文件。

1989年,苏霍伊设计局阿穆尔河畔共青城分部的实验生产基地开始首架原型机部件制造。1991年因客户调整战术技术要求,10KT项目中止。1991年5月23日军事工业委员会决议要求设计局分两阶段研制舰载教练战斗机:第一阶段为纯教练型(不安装火控系统),最大限度保持与基础型Su-27K的通用性;第二阶段配备Su-27M的火控系统。

随着战术技术要求的明确,项目代号变更为10KUB,设计工作由共青城分部承担。飞机采用为10KT项目研发的新型机翼,其前缘襟翼采用全新自适应结构设计,所有操纵面均经改进——前翼、平尾和方向舵面积均有增加。技术文件于1995年编制完成。选用T10K-4号机作为改装原型,1995年秋该机从莫斯科转场至远东工厂进行改装。为遵循航空装备研制流程,1996年5月在共青城召开样机评审会,委员们不仅审查了座舱模型,还实地考察了已完成前机身组装的10KUB-1实机。

1997年初,首架原型机部件由An-124运输机从共青城运抵莫斯科,1月20日送达设计局开始总装。静力试验机选定为1991年起存放于福斯托沃试验场的T10K-0号机,该机已完成舰载机着舰冲击载荷、火炮寿命等专项测试。1996年底运回设计局,1997年春从共青城调运全部改装部件,将其改造为10KUB-0双座型。1997年9月至2000年2月期间完成静力试验。

飞行原型机组装过程中对机载系统和航电设备进行了重大调整:10KUB-1配备全新电传飞控系统,原计划安装带推力矢量控制的AL-31FP(产品96FP)发动机。为此1998年3月再次召开样机评审会。由于新型设备未能如期到位,首飞阶段暂装标准型99V发动机(后更换为99A型)并简化航电配置。1999年初完成改装,通过频率测试后于3月31日夜间转场至茹科夫斯基飞行试验中心。因计划实施隐身涂层处理,飞机保持未涂装状态,使得改装部位与原T10K-4部件形成鲜明色差。

试飞工程师由V.E.什雷科夫担任(后由A.V.布尔扎诺夫接替)。完成滑行测试和飞行评审后,1999年4月29日,普加乔夫-梅利尼科夫机组驾驶10KUB-1实现首飞。

在1999-2005年进行的飞行设计试验中,该机完成了飞行性能、稳定操纵特性及起降特性测试,评估了推力矢量发动机等新型系统的效能。测试表明其起降性能和巡航效率显著优于Su-27其他改型。飞机先后在“尼特卡”陆基训练系统(见)和“库兹涅佐夫海军上将”号重型载机巡洋舰舰载适配测试(见:),验证了多项技术创新成果。期间曾参加2001、2003和2005年莫斯科航展。

因未获得俄海军航空兵的订单,10KUB项目没有继续。

每天认识一件兵器

0 阅读:24

猜你喜欢

造飞机算我一个

造飞机算我一个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