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说在麻木中感到充实,在觉醒中感到虚无

雨寒说文学 2025-06-20 15:12:11
我的私人书单 任何人都超脱不了他的时代,拉格奎斯特所生存的时代,必然决定了他的创作无法逃离那个战火纷飞的世界。就像口罩时人们突然开始对生命的虚无与存在感兴趣起来。 . 我得承认,拉格奎斯特的作品并不好读。那些深邃的思想如同隐匿在迷雾森林中的古老宝藏,需要拨开层层繁杂的枝叶,穿越迷雾,才能窥见一二。他的文字蕴含着对人性、社会以及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整个阅读体验充满挑战。 . 《侏儒》中时常流露出对人类种族的消沉情绪以及宿命论的气息,人性善恶冲突一一展现。《大盗巴拉巴》讲述一个大盗改变信仰的故事。巴拉巴以一个恶人形象出场,本该被行刑的他,耶稣替他上了十字架,几经波折后他终于理解了耶稣和那些为别人赎罪而死去的人们。 . 拉格奎斯特当年获得诺贝尔奖,零星一些欧洲媒体对“瑞典的奖项颁给了瑞典作家”有些微辞。实际上,在拉格奎斯特1951年获得诺奖前,从1949年开始他就已经是媒体猜测会获奖的热门人物了。读过这本书后,发现小说风格就是诺奖一贯喜欢的调调,现实主义啊,存在主义啊,虚无主义啊……我一直觉得存在主义和虚无主义大概是一个东西,当你思考“存在”时,前提便是承认了“虚无”的存在,于是“存在”才会变得那么特殊;反之亦然。 .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