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中印战争世界各国的态度:一、支持印度:美国、苏联、英国、法国、日本、德

冰封万里行者孤 2025-06-28 22:05:18

1962年中印战争世界各国的态度:一、支持印度:美国、苏联、英国、法国、日本、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加拿大、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伊拉克、土耳其、挪威、荷兰、新西兰、比利时、卢森堡等等。二、支持中国:越南、阿尔巴尼亚、古巴、朝鲜... 1962年10月,喜马拉雅山脉的枪声撕裂了平静,中印战争突然爆发。这场短暂的冲突,表面上是边境争端,实则牵动了全球神经。在冷战的高压下,美国、苏联、英国站印度一边,朝鲜、越南却力挺中国。胜负已定,但国际舞台的博弈才刚开始——大国利益暗流涌动,意识形态针锋相对。 1962年中印战争中,大多数国家选择了支持印度,包括美国、苏联、英国、法国、日本、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加拿大、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伊拉克、土耳其、挪威、荷兰、新西兰、比利时、卢森堡等等。这些国家多是西方阵营或英联邦成员,站队背后有几大原因: 当时正值冷战高峰,中国被看作社会主义阵营的一员,尽管中苏关系已经裂痕初现。印度虽是不结盟运动的旗手,却更靠近西方民主国家。支持印度,就等于给共产主义阵营一记重拳,西方国家自然不放过这个机会。 印度是南亚的“大块头”,战略位置关键。西方国家巴不得扶植印度,挡住中国在亚洲的扩张势头。美国甚至差点派航母到孟加拉湾,摆明了要给中国下马威。 英国是印度的老“东家”,对印度天然有感情,英联邦国家也跟着站队。加上西方和印度的经济联系紧密,支持印度还能保住自己的利益。 美国是印度的“铁杆粉丝”,战争一打响就送武器、弹药,还提供情报。英国、法国也暗中帮忙,送装备、拉外交。苏联的立场有点“墙头草”,一开始因为古巴导弹危机不敢得罪中国,态度暧昧。后来危机一过,立马翻脸支持印度,还送了米格-21战斗机。苏联这招很精,既想拉拢印度,又想压中国一头,还怕丢了在第三世界的面子。 支持中国的国家少得可怜,主要是越南、阿尔巴尼亚、古巴、朝鲜这些社会主义兄弟,加上巴基斯坦、缅甸几个邻居。他们的理由也很实在: 越南、阿尔巴尼亚、古巴、朝鲜和中国都是社会主义国家,天然一条心。中国说印度挑衅,他们就跟着喊打。 巴基斯坦跟印度有领土恩怨,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自然和中国站一起。缅甸则是想跟中国搞好关系,保住自家门口的和平。 中国对外宣传这是反击印度的侵略,越南、阿尔巴尼亚这些国家一听就来劲,觉得跟自己的反帝立场对上了。 朝鲜站中国站得最硬,金日成直接说中印边界问题是“帝国主义的烂摊子”,还喊印度赶紧和谈。越南的胡志明也写信给尼赫鲁,劝他别打了。巴基斯坦更是抓住机会diss印度,顺便跟中国套近乎,埋下了后来“巴铁”的种子。 蒙古、阿富汗、柬埔寨、尼泊尔这些国家表面上中立,其实屁股都歪向印度。在亚非六国调停会上,他们提了个方案:中国后撤20公里,印度啥都不用干。这哪是中立,分明是偏心印度。背后还是美苏的影子在晃,谁也不敢真跟两大巨头对着干。 这场战争把国际社会搅得沸沸扬扬。联合国安理会开会讨论,但美苏互相掐架,最后啥也没干成。国际舆论一边倒同情印度,骂中国是“侵略者”。这风向很大程度上是被美苏带起来的,小国哪敢乱说话。 1962年中印战争就是冷战的一个缩影。大国博弈,小国夹缝求生,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掺和在一起,谁也别想独善其身。这场仗告诉我们,国际关系从来不是非黑即白,利益才是硬道理。

0 阅读:1
冰封万里行者孤

冰封万里行者孤

冰封万里行者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