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不过伊朗,转头就炸黎巴嫩,以色列的好战和欺软怕硬嘴脸彻底暴露。近日,距离与伊朗达成停火协议不到72小时,以色列空军就迫不及待出动了F-15战机,对黎巴嫩南部发动了至少15次空袭。这场突袭发生在纳巴提耶地区,造成至少1人死亡,4人受伤。 这不是以色列第一次这样干。事实上,多年来,以军对黎巴嫩、叙利亚、加沙的空袭几乎从未间断,堪比“定期投喂”。只不过这一次打击来得更快、更密集、更赤裸。挨过伊朗的导弹之后,以色列发现硬碰硬代价太高,立刻把火力转向“软柿子”——黎巴嫩,就是那个反击能力最弱、话语权最低的邻国。 有人问:为什么总是黎巴嫩挨打?答案其实一点不复杂。这个国家早就被以色列虐了千百遍,经济破产、通胀飙升、主权名存实亡。黎巴嫩币对美元汇率已经跌到1美元兑9万多黎镑,政府拿不出钱修基础设施,更别说维持军备。对以色列来说,这就是一个随时可以“拿来出气”的沙袋。 对比一下伊朗的局势你就明白了:伊朗有导弹,有反击能力,有地区影响力,所以就算打,也得掂量。但黎巴嫩呢?没有筹码、没有反制,在以色列打击伊朗时,黎巴嫩真主党还公开声称要配合伊朗牵制以色列,现世报终于来了,最终只能承受所有后果。 而每次空袭之后,总有人出来“谴责”,这次也不例外,黎巴嫩总理强烈抗议,以军发言人则回一句“我们在反恐”,然后国际社会一片沉默。该开的运输机照样往以色列送武器,西方舆论甚至懒得更新那个老掉牙的话术——“这是以色列的自卫权”,这几个字够他们应付所有的质疑。 世界秩序从来不是靠讲理维系的,而是靠实力说话。很多人喜欢用“中立”“低调”来自我安慰,幻想不参与争斗就能置身事外。但现实是,对以色列这样的国家来说,最安全的对手是死掉的对手。你以为不犯错、不挑衅就可以免于被打击、被遏制?看看一个个中东小国的下场就明白了,他们没有想挑战谁,却因为地缘、资源和站错阵营,被以色列找借口轮流“修理”。 而伊朗之所以能和以色列坐上谈判桌,不是因为天赋正义,而是因为它有反击的底气。同样的逻辑也适用于俄罗斯——哪怕被围堵、被制裁,西方也始终不敢越雷池一步,说到底,就是忌惮它手里的真家伙。这个世界从来不是谁有理谁就赢,而是谁更硬,谁就能决定今天谁挨炸,话糙理不糙。
打不过伊朗,转头就炸黎巴嫩,以色列的好战和欺软怕硬嘴脸彻底暴露。近日,距离与伊朗
清风明月共幽怀
2025-06-28 22:34:27
0
阅读: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