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刑18年的“中国首富”牟其中,8年前终于刑满释放,谁料在监狱门口迎接他的女人并非妻子,而是小他28岁的小姨子…… 1941年,牟其中在四川出生,从小就显出聪慧和过人的口才。他的梦想是当记者,可命运总爱跟他开玩笑。1959年高考落榜,后来又因户籍问题被大专退学,跑去新疆考艺术学院也扑了个空。即便在玻璃厂当工人,他也没停下学习,尤其痴迷政治和哲学,在家乡是出了名的“文化人”。 不过,这份爱思考的劲头也给他惹了麻烦。1974年,他因与人合写文章触碰了红线,第一次入狱,一关就是四年。 1979年牟其中出狱,正赶上改革开放。他敏锐的商业嗅觉立刻被激活,和朋友开的小商店很快成了当地最火爆的铺子。1982年,他把生意摆到了重庆朝天门码头,搞出“先试后买”的模式,一年就净赚八万块。在那个“万元户”都算新闻的年代,这笔钱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两百年的工资。 然而,钱来得太快总会招人眼红,1983年,他再次因“投机倒把”被举报入狱。谁知这次坐牢反倒成了他的跳板,他在狱中写的文章得到了高层关注,没多久就重获自由。出来后,他胆子更大了,直接向银行贷了几百万,创办了南德集团,商业帝国之路正式开启。 牟其中事业的巅峰,就是那桩“罐头换飞机”的传奇。他抓住前苏联解体的时机,用国内积压的五百车皮罐头,换回了四架图-154飞机,转手卖给四川航空,净赚一亿。这笔空手套白狼的买卖让他一战封神,也让他把目光投向了更玄乎的领域。 1993年,他宣布和俄罗斯合作发射卫星,成了中国民营航天第一人。那张他在莫斯科红场手持雪茄、背后是克里姆林宫的照片,成了他意气风发的标志。媒体反复播放着这张照片,却很少有人注意到,照片角落里,他的秘书夏宗伟,也就是他小姨子,正默默在笔记本上画着什么。 可惜,高光之后就是下坡路。1996年,南德的卫星项目因故中止,直接损失两亿多。紧接着1997年,一场审计风暴揭开了南德的盖子,两亿五千万的资金缺口彻底曝光。昔日门庭若市的办公室,只剩下一地无人收拾的财务报表。 崩塌来得又快又猛,1999年,南德集团因信用证诈骗案,牟其中第三次入狱,这次被判了无期。法警给他戴上手铐时,他的妻子夏宗琼正在民政局办离婚,带走了公司的账本,头也不回。这或许是她当时能为自己做的最好选择,毕竟生活还要继续。 就在众人避之不及时,夏宗伟却逆着人流走了上去。她是夏家最小的女儿,比牟其中小二十多岁,会计专业出身,还懂俄语,一直担任他的秘书。在所有人都想撇清关系时,她默默收走了姐夫抽屉里的降压药和速效救心丸。 这个举动,像一个无声的承诺。不久,夏宗伟也因“共犯”被判入狱两年。在审讯室里,这个学会计的姑娘坚持用复式记账法,试图讲清每一笔账的来龙去脉,那份执着让办案人员都有些动容。 两年后,夏宗伟出狱。短暂迷茫过后,她只认定了一件事:为牟其中申诉。这条路,一走就是十几年。她一个人跑了17个城市,收集的申诉材料堆起来有1.7米高。那些年她尝尽了冷暖,有一次在哈尔滨零下二十多度的街头,她裹着牟其中一件旧呢子大衣,用冻僵的手指给最高法寄出第84封挂号信。 她的坚持最终换来了结果:牟其中的刑期从无期改判为有期徒刑18年,这让他有了重见天日的机会。这十八年,夏宗伟从一个干练的职业女性熬成了中年人,但她始终守着一些东西。比如南德集团那枚早已失效的公章,她一直小心保存着。无数个探视日,隔着冰冷的玻璃,她会用哈气在窗上画一颗小小的五角星,这是他们之间心照不宣的暗号,也是这段漫长等待中最私密的细节。 2016年,75岁的牟其中终于走出监狱。在他服刑期间,北京的房价涨了22倍,世界早已不是他熟悉的样子。站在一栋破旧的办公楼前,老人握住夏宗伟那双因常年奔波而布满老茧的手,眼神依然坚定:“该重新注册公司了。”夏宗伟没多说什么,只是从帆布包里拿出了那枚保存完好的公章。 夏宗伟的坚守,为“忠诚”和“情义”这两个词提供了商业世界里一个罕见的样本,它无关金钱,也无关权力。 对此,大家怎么看? (参考信源:华西都市报-中国前首富牟其中服刑16年出狱 曾用罐头换飞机)
服刑18年的“中国首富”牟其中,8年前终于刑满释放,谁料在监狱门口迎接他的女人并
童话世界梦幻岛
2025-06-28 22:57:17
0
阅读:129
一念
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