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8月30日,马继援携带28个箱子的黄金坐飞机从西宁乐家湾机场仓皇出逃,临走前为拉拢部下继续卖命,指示:“所有的团长发一根金条,赵遂、马文鼎、谭程祥、马振武等职位高的每个人发两根金条。” 马继援,1921年出生在甘肃临夏,是西北军阀马步芳的独子。从小在马家的势力范围内长大,他受过不错的军事教育,也算有点本事。年轻时就在马家军里混到了重要位置,打过河湟战役、兰州战役,军事能力不算差。可到了1949年,形势变了。8月26日,解放军拿下兰州,马家军的防线彻底崩了。马继援带着残兵败将退到西宁,眼看撑不住了,干脆收拾家当跑路。他不是啥正面人物,继承了马家的作风,压榨老百姓的事儿也没少干。 这28箱黄金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马家多年在青海搜刮来的。马步芳当青海省主席的时候,搞了个“省政府放金账收金税”的名堂,强迫老百姓交黄金,还故意压低收购价,吃尽了差价。据说每年能弄到40000两黄金,这得是多少民脂民膏啊!除了这招,马步芳还用军队贩鸦片,赚黑心钱。这些钱最后都变成了金条,堆在马家的“公德堂”金库里。马继援跑路时,直接把这些家底打包带走,可见马家对财富的执着。 1949年8月30日,马继援在乐家湾机场忙活开了。他让人把28箱黄金从金库运到机场,准备飞重庆。这活儿不轻松,黄金太重,搬运起来费老鼻子劲了。跑之前,他还召集手下的军官,分发金条。团长每人一根,像赵遂、马文鼎、谭呈祥、马振武这些高级军官每人两根。这招听着挺大方,其实是慌了神的表现。马继援是想用金子稳住军心,让手下别散了架。可这时候谁还听他的?拿了金条的,有的乐,有的愁,但大局已定,谁也救不了他。 飞机起飞后,马继援带着黄金先到了重庆。可那时候国民党已经不行了,重庆也乱成一锅粥。他待不住,又跑去了台湾。在台湾,他混了个国防部中将高参的头衔,但没干多久。1957年,他当了中华民国驻沙特大使,想靠外交翻身,可干得一般般,1960年就辞了职。后来他干脆留在沙特,低调过日子,直到2012年91岁去世。他这一跑,不光带走了黄金,也带走了马家在西北的最后一点影子。 马继援年轻时打仗还行,但在解放战争里完全不是对手。兰州战役是关键一战,解放军在彭德怀指挥下,用灵活的战术把马家军打得稀巴烂。马继援虽然使劲指挥,可面对解放军的攻势,他那点能耐根本不够看。防线一破,他就没招了,只能跑。这场败仗不光是他个人的失败,也是马家军垮台的标志。说白了,他军事上再有才,也挡不住历史的车轮。 这28箱黄金到底咋样了,谁也说不清。有人猜,马继援拿这些金子在海外买了房产、做了投资;也有人觉得,他可能用一部分养活了马家的后代。毕竟几吨黄金不是小钱,够他花好几辈子了。可具体流向,没人能拿出真凭实据。这事儿就像个悬案,留着让人瞎琢磨。马继援跑路是保住了自己,可这金子背后,是多少青海老百姓的血汗啊,想想就觉得沉重。 马家在青海的统治,靠的就是压迫和剥削。马步芳当政时,老百姓日子苦不堪言。交不上金税的,被逼得卖儿卖女;鸦片生意搞得民不聊生。马继援跑路带走的黄金,就是这些苦难的结晶。他跑了,马家的罪孽却留在了历史里。作为中国人,我看这段历史,心里不是滋味。马继援的选择是自保,可这自保踩着多少人的命换来的? 马继援这人,评价两极分化。有人说他有军事才华,毕竟年轻时打过几场漂亮仗;可更多人骂他,说他是马家的帮凶,祸害青海百姓。跑路这事儿,更坐实了他的自私。说他无奈吧,1949年那会儿,投降解放军的人也不少,他为啥非要带着金子跑?说白了,还是舍不得财富,放不下面子。历史不讲情面,他这辈子注定是个争议人物。 1949年是个大动荡的年份,国民党这边溃不成军,解放军势如破竹。马继援跑路,不光是他一个人的事儿,那时候多少人面临类似的抉择。有人投诚,有人死扛,有人像他一样跑。时代变了,谁也逃不过。可马继援跑得这么彻底,带着28箱黄金跑,多少有点让人看不起。他不是啥英雄,也别指望历史给他洗白。 咱老百姓看这事儿,觉得挺接地气的。马继援跑路,带着金子,乍一看挺牛,可细想不就是个贪财怕死的家伙吗?那28箱黄金,换成现在的钱,得值多少亿啊!可这钱不是他的,是从老百姓身上榨来的。解放军打过来,他不跑还能咋办?只是这金条分发的招数,太小家子气了,临死还想拉人垫背,咋想的啊?
1949年8月30日,马继援携带28个箱子的黄金坐飞机从西宁乐家湾机场仓皇出逃,
青霭入云岫
2025-06-30 06:29:1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