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爱国将领杨虎城的女儿杨拯陆在筹备婚礼期间离奇失踪,几日后,她的尸体出现在冰雪之中,全身泥渍,满身伤痕,就连手指也被僵硬的插入泥土之中,人们还发现她怀里似乎死死地护着一个东西...... 说起杨拯陆,就不得不提她的父亲杨虎城。他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大英雄,1936年跟张学良一起发动西安事变,逼着蒋介石跟共产党合作抗日。这事儿对国家贡献不小,可杨虎城后来的日子却不好过。1937年,他被蒋介石软禁到国外,1938年偷偷回国后又被抓,1949年在重庆被国民党特务害死。那时候,杨拯陆才13岁。她从小跟着母亲颠沛流离,日子过得苦,但她心里一直装着父亲的爱国情怀。 杨拯陆1936年出生在陕西西安,是杨虎城的小女儿。父亲被抓后,她和母亲逃到四川,靠着亲戚接济过活。西安解放后,她们母女才回到家乡,政府照顾她们,给了房子和上学的机会。她学习特别刻苦,高中时当过团支书,脑子活,组织能力强。1950年代,国家百废待兴,石油成了工业的命脉,可国内缺油,全靠进口。杨拯陆高考时,家里人都劝她学个轻松的专业,将来当老师啥的。可她不干,非要学石油地质。她说:“国家缺油,我就去给国家找油!”这股倔劲儿,真像她爹。 大学里,她学得很扎实。地质这行,野外作业多,条件差,尤其是对女的来说,苦得没法说。班里男生多,有人看她不顺眼,觉得她干不了这活儿。可她硬是用成绩把那些质疑扇了回去。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看书,晚上熬到宿舍熄灯还在啃资料。有次实验课,她一个人扛着几十斤的仪器,累得满头大汗,手都磨破了,但她愣是没吭声。1955年,她19岁,大学毕业后考进新疆石油管理局117队,开始了地质勘探的生涯。 到了勘探队,日子更苦了。他们常年在戈壁滩、山沟里跑,风吹日晒不说,有时还得爬悬崖、钻洞穴。杨拯陆个子不高,但干劲儿十足。有次勘探,她从山坡上滑下来,脚底磨出血泡,队友让她歇歇,她摆摆手,继续记数据。时间长了,大家都服她,连老队员都说:“这丫头比我们还能扛!”她每次回来,身上总带着伤,可她从不抱怨,反而乐呵呵地说:“今天又找到点线索,值了!” 1958年,杨拯陆跟队里的技术员谢宏走到了一起。谢宏跟她一样,也是干地质的,两人志趣相投,感情好得不得了。9月,他们订了婚,婚礼定在月底。家里忙着筹备,母亲还特意给她准备了新衣服。可就在婚礼前几天,队里接到紧急任务,三塘湖盆地有重要地质线索,得马上勘探。杨拯陆二话不说,扔下婚纱,背上装备就走了。那是9月25日,她穿着厚棉袄,背着工具包,跟队友张广智一起出发。 谁也没想到,这趟任务成了她人生的终点。那天中午,天突然变了,狂风卷着暴雪铺天盖地砸下来。气温骤降,积雪没过膝盖,风大得人站都站不稳。她跟张广智想往回走,可风雪太大,路全看不清。她怀里抱着地质图纸,那是团队几个月的心血,用油布裹着,贴在胸口。她知道这东西有多重要,死活不撒手。到了晚上,气温掉到零下二十多度,她的手脚冻僵了,嘴唇发紫,可她还是没松开那张图纸。 整整一天一夜,她在雪里撑着,最后实在走不动了。她倒在山坡一块石头旁,手指抠进泥土,想撑起来,却再也没力气。生命的最后,她把图纸压在身下,用身体护着这份国家的希望。几天后,风雪停了,搜救队找到她时,她已经冻僵,满身泥渍,手指插在土里,怀里还死死抱着那张图纸。搜救队员看着她的遗体,眼泪止不住地掉。谢宏穿着婚服赶到现场,跪在雪地里哭得撕心裂肺。 杨拯陆死了,年仅22岁。她的遗体被运回西安,队里开了追悼会,大家低头站着,想着她平时的模样,心里不是滋味。新疆石油管理局给她追了个“优秀共青团员”的称号,还把她勘探的地方叫“拯陆背斜层”,纪念她的贡献。她的骨灰葬在西安烈士陵园,墓碑前总有人放鲜花。 谢宏后来收拾她的东西,看到她写的笔记,字迹工整,密密麻麻全是数据。他把这些交给队里,帮着完成了后续勘探。他自己也没闲着,后来成了新疆石油局的骨干,参与了好几个油田项目。杨拯陆的母亲谢宝真在家翻出她用过的地质锤,老太太摸着锤子哭了,说:“她跟她爹一样,把命给了国家。”
1940年,八路军一个班长,为了掩护队伍撤离,带着鬼子就往山上跑,谁知跑到了悬崖
【1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