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1978年,号称铁姑娘的郭凤莲,跟着代表团一起前往美国,她在美国到处宣传“大寨精神”如何吃苦! (参考资料:2016-01-14 共产党员网——传奇人物:大寨铁姑娘郭凤莲) 1946年,郭凤莲出生在昔阳县离大寨不远的武家坪村,三岁那年,她失去了母亲,从此寄居在大寨村的姥姥家,命运的安排,让她与大寨这片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 1962年小毕业后,郭凤莲便留在大寨务农,那时的她或许还未意识到,自己即将成为那个特定历史时期里家喻户晓的人物。 1963年,大寨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但大寨人没有被打倒,郭凤莲和当时的“铁姑娘”们一道,积极投入到“先治坡后治窝”的劳动中,她们和男社员一样,扛起了改造家乡落后面貌的重任。 1964年,年仅十六岁的郭凤莲,凭借着出色的表现和坚定的信念,成为了铁姑娘队队长,也就是在这一年,大寨迎来了重大转折,毛主席向全国发出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而她的家乡,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农业的圣地。 郭凤莲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她与大寨人一起,用汗水和热血诠释着“与天斗,与地斗”的精神风貌,她的事迹也得到了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热情接见和赞扬。 从1968年至1978年的十年间,郭凤莲身兼数职,不仅如此,她还随中国农业代表团出访日本、美国、墨西哥、罗马尼亚等国家,在那个时代,一个小山村里的农民能代表中国对另一个国家进行友好访问,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啊! 1978年,郭凤莲跟着代表团来到了美国,这个充满现代气息和繁华景象的国度,与她熟悉的大寨有着天壤之别,然而,她没有丝毫的怯场和畏惧,心中只有对“大寨精神”的坚定信念和传播的使命感。 郭凤莲在美国的各个场合,用朴实而又充满力量的话语,向人们讲述着大寨的故事,她讲述着大寨人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如何凭借大寨人的努力,让原本贫瘠的土地变成了丰收的沃野。 郭凤莲向美国人民介绍着“大寨精神”中吃苦耐劳的内涵,在大寨,没有现代化的机械设备,所有的劳动都依靠着人们的双手和简单的工具,挖土、挑担、搬运,每一项工作都异常艰辛,但大寨人却从不怕苦。 郭凤莲自己就是“吃苦”的典型代表,作为铁姑娘队队长,她和队员们一起承担着最繁重的劳动任务,却从未有过丝毫的抱怨。 郭凤莲还向美国人民传递着大寨人团结协作的力量,在大寨的建设过程中,无论是治山治水,还是抗灾自救,都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大寨人深知“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他们相互扶持,共同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 在美国的宣传之旅,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大寨精神”,也让郭凤莲这个名字在国际上有了知名度,虽然再后来,她被免去了职务,但她对大寨的热情,却从未发生改变。
[太阳]1978年,号称铁姑娘的郭凤莲,跟着代表团一起前往美国,她在美国到处宣传
彩虹糖豆乐园梦
2025-07-01 06:55:3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