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县母子跳河后续,丈夫哭问玩个手机咋要命,网友炸锅:老师没错

琪琪又饿了 2025-07-01 10:22:15

6 月 24 日,湖南澧县一所高中,16 岁的高一男生小沈上课玩手机被老师发现,老师按学校规定叫家长来领人。小沈妈妈到校后,老师让她把孩子领回家教育。母子俩离开学校时,天色已暗,小沈情绪低落。回家路上,他们经过一条因连日降雨而水流湍急的河。不知何故,小沈突然挣脱妈妈,跳入河中,妈妈本能地跟着跳下去救他,但水流太急,两人很快被冲走,等被发现时,已无生命迹象。

孩子爸爸沈先生赶到现场,悲痛欲绝。他在网上发布视频,质疑学校监控为何在老师与家长单独谈话时没有声音,想知道老师到底对孩子说了什么。视频引发大量评论,有人心疼沈先生一家,也有人替老师喊冤,认为老师按规定办事,出事不该怪老师。还有网友分享自己作为老师的无奈,管严了怕出事,管松了被家长骂。

当地教育局和警方已介入调查。沈先生还在等待调查结果,而网友们则开始探讨更深层的问题。有人认为现在孩子太脆弱,也有人觉得时代不同了,孩子压力大,手机是他们唯一的出口。其实,真正要命的可能是教育链条上那个 “卡壳” 的沟通环节。老师发现学生犯错,第一反应是叫家长,家长接到孩子则是一顿责骂,却没人去了解孩子犯错背后的原因。

类似的悲剧并非个例,有孩子因考试成绩不好跳楼,也有孩子因手机被没收绝食。每次出事,大家总说孩子抗压能力差,却很少反思我们是否教过孩子如何面对挫折。孩子习惯了犯错有人兜底,习惯了把问题归咎于他人,当有一天没人兜底时,一点小事就可能让他们崩溃。

老师现在的处境也很尴尬,管严了怕出事,管松了又怕耽误孩子。而家校之间沟通不畅,老师忙着走流程,家长忙着赚钱,都没人停下来听听孩子心里的想法。

沈先生还在等调查结果,网友们还在争论到底是谁的错,但两条人命没了,一个家散了,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我们常说 “教育孩子”,到底在教育什么?是考高分、上好大学,还是让孩子成为一个能扛事、懂珍惜、知道活着比啥都重要的人?手机只是导火索,根源是我们忘了教孩子如何与不完美和解,家校之间也缺乏有效的沟通。沈先生站在河边,或许会后悔,如果那天早点下班回家,如果平时多跟儿子聊聊,如果知道儿子心里那么多委屈…… 可人生没有如果啊。

0 阅读:67
琪琪又饿了

琪琪又饿了

世界各地的美食是一本开放的书,我愿意仔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