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0年,失踪39年之久的建文帝出现在明英宗的面前,曾服侍过他的太监,一见到建文帝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建文帝先开了口:“你就是那个跪着吃我掉在地上鹅肉的吴亮吧”。老太监一听这句话,哭的直不起身。 1440年,一个失踪39年的身影突然出现在明英宗的面前,这个人竟是早已被历史遗忘的建文帝朱允炆。曾经服侍他的老太监吴亮,一眼认出这位前朝皇帝,扑通跪地,泪流满面。建文帝一句“你就是那个跪着吃我掉在地上鹅肉的吴亮吧”,让吴亮哭得直不起身。 建文帝朱允炆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孙子,1398年登基,年仅21岁。他接手的江山并不太平。朱元璋在世时,把儿子们分封到各地当藩王,手握重兵。建文帝上台后,觉得这些藩王威胁太大,就听从大臣齐泰和黄子澄的建议,决定削藩,把兵权收回来。这下可捅了马蜂窝,尤其是燕王朱棣,直接起兵造反,打起了“靖难之役”。 这场仗打了四年,1402年朱棣攻破南京,建文帝失踪了。当时南京城一片混乱,有人说建文帝被烧死了,有人说他化妆逃跑了,还有人说他漂洋过海去了。历史书上没个准信儿,但有个说法流传挺广:建文帝剃了头,穿上袈裟,做了和尚,化名“应文”,从此隐姓埋名,四处流浪。 据说,朱元璋早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天,留了个锦囊妙计给建文帝。城破那天,建文帝打开盒子一看,里面是僧袍、僧帽和僧鞋,摆明了让他跑路用。他二话不说,剃了头发,混在乱军中溜了出去。从此,这位年轻的皇帝就消失在历史舞台上,整整39年杳无音讯。 再说1440年,这时候明朝的皇帝是明英宗朱祁镇。他是明宣宗的长子,1435年登基时才八岁,小小年纪就被推上皇位,由祖母张太后和“三杨”辅政。长大后,他开始亲政,可惜朝政越来越乱,宦官王振把持朝纲,搞得民怨沸腾。正是在这么个动荡的时候,建文帝的消息传到了宫里。 事情是这样的:贵州有个偏远寺庙里来了个老和尚,自称是建文帝。地方官一听,觉得这事不简单,赶紧上报朝廷。朱祁镇听说后,派人把这个老和尚带到京城,想查个水落石出。毕竟,建文帝失踪的事儿一直是明朝的一个未解之谜,如果真是他,那可是大事。 为了确认身份,朱祁镇找来了当年服侍过建文帝的老太监吴亮。吴亮在宫里混了几十年,从建文朝熬到英宗朝,见过不少大风大浪。他一见到这个老和尚,愣住了。老和尚先开口,提起了那件往事:当年建文帝吃饭时掉了一块鹅肉在地上,让吴亮捡起来吃,吴亮就跪着吃了。这事儿虽然小,但吴亮记得清清楚楚,因为那是建文帝对他开的玩笑之一。 吴亮听了这话,眼泪哗哗地流,认定这就是建文帝。为了再确认,老和尚还掀起袍子,露出脚底一颗黑痣。吴亮一看,彻底信了,这颗痣他小时候伺候建文帝时就见过。至此,建文帝的身份算是坐实了。 建文帝失踪的39年,到底经历了啥,没人说得清。有人猜他隐居山林,有人说他走遍了大江南北。不管怎样,他从一个皇帝变成和尚,日子肯定不好过。1440年,他为什么又冒出来呢?也许是老了,想回故土看看;也许是被人认出来,没法再藏了。总之,他回到了宫里,站在了明英宗面前。 朱祁镇面对这位“老前辈”,心里估计也挺复杂。建文帝毕竟是前朝皇帝,回来会不会动摇自己的皇位?不过,朱祁镇没下狠手,而是把他安置在宫里一个叫“静安庵”的地方,派人供他吃喝,待遇还算过得去。建文帝晚年就这么平静地活着,常念念经书,跟僧人聊聊天。他自己也说过:“漂泊半生,能回故土,够了。” 几年后,建文帝去世了,大概63岁。他死前交代,不想要啥名号,也不用立碑,就葬在西山。朱祁镇照办,把他埋在北京西山一个山坡上,墓前只立了个石头,上面写着“天下大师之墓”,简单得不能再简单。 吴亮呢?这老头在建文帝回来后,常常一个人在静安庵外转悠,睹物思人,哭得稀里哗啦。建文帝死后,他受不了这打击,某天晚上在屋里上吊死了。这份忠心让人唏嘘,但也挺悲凉。
1440年,失踪39年之久的建文帝出现在明英宗的面前,曾服侍过他的太监,一见到建
裂谷长河娱乐
2025-07-01 13:24:52
0
阅读: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