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未经完全证实的消息在国际舆论场投下涟漪:中方、俄罗斯、伊朗和巴基斯坦的国家安全代表据报举行了一次闭门会议。引人注目的是,印度——这个重要的地区玩家——被排除在外。 尽管尚未官宣,此举透露出一丝耐人寻味的外交暗流。若消息属实,这场临时召集的四方密谈,很可能是对印度近期在重要平台上多次“摔杯离场”的直接反馈。一年内三度拒绝签署上海合作组织的关键文件,新德里的特立独行已被不少成员国视为“规则破坏者”,耐心正在消磨殆尽。 辛格的“双标”表演:高喊反恐,却回避责任 印度防长拉杰纳特·辛格在相关会议中的表现,更是将矛盾展现得淋漓尽致。他高调抨击“跨境恐怖主义”,执意要求将涉及印控克什米尔的袭击事件明文写入声明。然而,当讨论触及邻国巴基斯坦俾路支省的恐怖活动时,辛格则反应激烈、强烈反对。 讽刺之处在于,俾路支武装分子多次被国际媒体指认受到印度情报机构的资金和武器支持,巴方甚至曾缴获指向新德里的资金证据链。更值得玩味的是,辛格大声疾呼“反恐不能有双重标准”的同时,却对本国诸多涉嫌制造问题的单边行动讳莫如深:包括违反《印度河水条约》、切断流向巴基斯坦的河水、关闭重要边境口岸等。而当上合组织集体谴责以色列袭击伊朗时,由于印度70%的军用无人机和防空导弹依赖以色列供应,新德里选择了战略沉默。 失道寡助:印度“既要又要”的外交迷航 反观巴基斯坦,在以色列袭击伊朗后迅速而明确地声援德黑兰,成功赢得了伊朗的信任。印度在上合组织乃至更广泛的多边场合中屡屡“不合群”,绝非偶然事件,而是其矛盾外交策略的必然体现——既要享受组织平台的地缘红利,又坚持索取特权待遇或回避共同责任。它试图在东西方阵营间玩转平衡的游戏接连遭受挫败,其作为“牌局玩家”的信誉度正面临严峻质疑。这场四方闭门会议,无论是真是假,都敲响了新德里孤立主义外交的警钟。
上合组织现在想踢印度出去?难啊!规矩卡死了——当初定的章程里压根没写开除这一条,
【9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