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49年,李世民快要去世了,他使出浑身力气问武则天:“朕死之后,你当如何?”武则天听到这话吓得魂飞魄散,他知道李世民这是对她动了杀心。所以,她立刻跪在地上说:“青灯古佛,了此残生!”李世民点点头,就驾崩了。 那年的夏天,长安城闷热得让人透不过气。唐太宗李世民躺在龙榻上,脸色蜡黄,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帝王,如今被风疾折磨得形销骨立,连抬手都变得艰难。 寝宫里弥漫着苦涩的药味,烛火摇曳间,他的目光忽然落在跪在床边的武则天身上。 这个十四岁入宫、如今已二十五岁的女子,正低眉顺眼地捧着汤药,可李世民比谁都清楚,她那温顺的外表下藏着怎样的锋芒。 李世民突然挣扎着支起身子,喉咙里挤出沙哑的声音:"朕死之后,你当如何?"这句话像块冰砸进滚油里,武则天手里的药碗差点打翻。 她太明白这句话的分量,三年前李淳风那句"唐三代后,女武代王"的预言,让宫里所有姓武的宫女都掉了脑袋,连左武卫将军李君羡都因为小名带个"武"字被处死。 此刻她若答错半个字,明天感业寺的尼姑名单上就会多具尸体。 武则天立刻伏地叩首,额头抵着冰凉的金砖:"青灯古佛,了此残生。" 八个字说得又轻又稳,像早就备好的戏词。烛光在她睫毛下投出阴影,没人看得清她眼底闪过的算计。 这招以退为进着实高明,当年驯服烈马"狮子骢"时,她就说过"先用铁鞭抽,不服就用铁棍敲,再不服就用匕首割喉",如今倒把自己扮成任人宰割的绵羊。 李世民盯着她看了许久,忽然想起这女子入宫十一年始终是个五品才人,连侍寝的次数都屈指可数,终于缓缓点头闭了眼。 他至死都没发现,武则天说要去当尼姑的感业寺,恰恰是太子李治每月必去上香的地方。 这场临终对话藏着太多玄机,李世民晚年常做噩梦,梦见玄武门之变的血泊里爬出索命的兄弟。 他亲手杀兄弑弟夺来的皇位,自然比谁都怕被人篡了去。更别说武则天驯马时展现的狠辣,处理政务时显露的才干,早让他暗自心惊。 可这个精明的帝王终究犯了两个错,一是低估了女人的耐心,二是高估了儿子的定力。 他以为把武则天送进寺庙就能掐灭祸根,却忘了自己当年在晋阳起兵时,不也是从最不可能的位置逆天改命? 武则天在感业寺的日子并不像她承诺的那般青灯古佛,每天晨钟暮鼓里,她偷偷研读李世民批过的奏折手稿,那些朱砂写就的"准"与"不准"都是最好的帝王术教材。 当李治来寺里祭奠先帝时,她穿着素袍跪在角落诵经,一抬头眼泪就扑簌簌往下掉。 这梨花带雨的模样,哪还有半点当年挥鞭驯马的狠劲?年轻皇帝哪经得住这个,没过半年就把人接回宫里。 那些劝谏的大臣不会想到,他们眼中温婉的武昭仪,日后会把长孙无忌、褚遂良这些开国元老一个个逼上绝路。 历史有时候就像串好的戏码,李世民担心武氏夺权,却亲手把武则天送到儿子身边;李治想借武则天压制权臣,反被她架空了皇权;就连那个"女武代王"的预言,也因他临终一念之差成了真。 武则天后来确实当了皇帝,但她治下的武周王朝延续了贞观之治的繁荣,科举制在她手里完善,边疆在她任内稳固。 当翻开这段历史,会发现最讽刺的不是女人当了皇帝,而是被男权社会千防万算的"祸水",最终成了比多数男性君主更合格的统治者。 站在感业寺的银杏树下看落叶纷飞时,武则天或许会想起李世民驾崩那天的夕阳。老皇帝用最后力气布下的局,被她用八个字轻松化解。 信息来源: 《旧唐书·则天皇后本纪》 《资治通鉴·唐纪》
公元649年,李世民快要去世了,他使出浑身力气问武则天:“朕死之后,你当如何?”
提莫说热点
2025-07-01 15:19:52
0
阅读: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