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年里,很多棋迷一直都在说王天一和郑惟桐这对棋坛双子星的崩塌都是因为“在等级分上产生了畸形竞争,为了提升等级分不惜花钱买棋”,就连资深媒体人象棋王子也总是在直播间说“王天一就是被等级分制度给害的,若是等级分的计算方式早点参照网球运动,只按最终的比赛名次给积分,那王天一根本就用不着担心和棋掉分而买棋了,因为王天一在过去十年里拿的冠军数量至少也是竞争对手郑惟桐的2倍。”除了象棋王子外,一众职业棋手在“录音门”事件发生后对等级分的看法也发生了一些改变,比如当有棋迷发评论恭喜老一辈全国冠军徐天红说“那么多棋手都被禁赛了,徐特大在职业棋手中的等级分排名能提升几十个名次了,可喜可贺啊”时,徐天红回复该棋迷道“这些已经毫无意义,等级分害惨了不少棋手”,跟徐天红看法不一样的是,象棋世界冠军孟辰在接受采访时依旧认为“等级分排名对职业棋手很重要,等级分高的话获得的待遇也能提升不少”,孟辰说得对,职业棋手的排名肯定是重要的,如果不重要的话中国象棋协会也不可能在“录音门”事件发生后还在坚持给职业棋手排名,虽然中国象棋协会把棋手等级分的算法变得跟网球运动一样了,但也改变不了职业棋手“排名越高身价就会越高”的情况,顶多也就是能大幅度减少买卖棋的现象而已。 在本人看来,王天一和郑惟桐等顶尖棋手虽然都确实被等级分制度害惨了,但如果没有等级分之争,难道他们就能在“录音门”事件发生后平安着陆吗?显然不可能!因为王天一等棋手买卖棋也不全是为了等级分,比如王天一在2012年的全国个人赛上买孙逸阳的棋明显是为了获得全国冠军的荣誉,在2017年的全国个人赛决赛上卖棋给徐超则明显是为了获得更多的钱财,在2018年的某个重要比赛上以低价卖棋给赵鑫鑫则主要是为了还赵鑫鑫人情,王天一买卖的这些棋都跟等级分无关,由此不难看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不管有没有跟郑惟桐的等级分第一之争,王天一在他的职业生涯中都会出现买卖棋的情况,也会因买卖棋而身败名裂”,当然了,王天一买的大多数棋都是为了维持等级分优势,可见如果没有等级分第一之争的话,为了其他目的买卖几盘棋的王天一应该也就是被禁赛四五年而已。除了王天一外,郑惟桐、赵鑫鑫以及汪洋这些被终身禁赛的棋手也被等级分制度害惨了,所以中国象棋协会在“录音门”事件发生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并对等级分制度进行改革也比较正常。
韩国棋院这是成心气人还是咋的?第三届烂柯杯本赛,卞相壹居然被列入免选的种子棋手直
【4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