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11月,在朝鲜空战中,赵宝桐没有控制好飞机的速度,竟突然冲进敌机群中,同时被几架敌机的炮口瞄准,情况万分危急! 1951年11月,朝鲜战场上空硝烟弥漫,中国人民志愿军飞行员赵宝桐驾驶米格-15迎敌,却因速度失控,一头扎进敌机群。刹那间,几架美军战机的炮口齐齐对准他,生死悬于一线! 赵宝桐,1928年7月生在辽宁抚顺一个穷得叮当响的佃农家。小时候没妈,少年没爹,13岁就得在抚顺石油三厂当童工,干活累得跟啥似的。1945年8月,17岁的他投身东北人民自治军,跟着共产党打天下。1948年7月,他入了党,后来被送到吉林大学培训,又转到东北军政大学学本事。1949年新中国一成立,空军刚组建,赵宝桐就成了第一批飞行员,摸上了苏联造的米格-15,那可是当时顶尖的家伙事儿。 1950年10月,他从航校毕业,分到空军第三师第七团第三大队当上中队长。朝鲜战争那会儿打得正火热,志愿军要入朝干仗。1951年初,赵宝桐跟着第三师到了辽东机场,在苏联老大哥的指导下改装米格-15,天天琢磨咋跟美军飞机过招。10月20日,第三师接棒第四师,正式开赴朝鲜战场,赵宝桐升任副大队长,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1951年11月4日一大早,志愿军空军第三师第七团22架米格-15从浪头机场起飞,直奔清川江上空巡逻。10点26分,到了价川上空,雷达一扫,发现24架美军F-84雷霆战斗机排着十字形队列晃悠。队长牟敦康二话不说,下令开打。赵宝桐他们从7000米高空俯冲下去,瞄准了敌机就准备动手。他盯上一架F-84,正要开火,旁边僚机范万章抢先放了一炮,没打中,但把士气给提起来了。 可就在这热血上头的时候,赵宝桐没刹住车,飞机的速度太猛,直接冲进了敌机群。眼瞅着几架F-84的炮口全对准了他,情况那叫一个危急,稍不留神就得交代在这儿。他脑子一激灵,赶紧拉升战机,总算躲过了第一波火力。可抬头一看,周围全是美军的F-86,孤零零一个他,像是掉进了狼窝。 他赶紧通过无线电喊战友,知道大家就在附近,心定了定,立马调整状态。他咬住一架F-84,瞅准机会一炮干掉。打完还不忘回头瞅一眼,发现有敌机偷袭,立马侧身躲开,顺手又干掉一架。这场仗打完,他安全飞回去,专家一查,确认他击落两架F-84,开了第三师实战击敌的头炮。 这只是赵宝桐传奇的开始。1951年12月2日,他又碰上一次百架战机的大混战,击落两架F-86,可自己飞机也挨了炮弹,只能迫降在北朝鲜地盘上。12月21日和23日,他接连击落和击伤敌机,有一次飞机被打得没法飞,他跳伞捡了条命。1952年11月23日,他带6架米格-15跟40多架敌机硬碰硬,又干掉一架F-84。 整个抗美援朝,赵宝桐一共击落7架敌机,分别是3架F-84、3架F-80、3架F-86,还击伤2架,成了志愿军空军的战绩王。他这成绩可不是吹出来的,每次出任务都是拿命拼,凭的是真本事和不怕死的劲头。1951年,他被评为“一级战斗英雄”,这荣誉实至名归。 打完仗,赵宝桐没闲着,1953年被送去莫斯科空军学院深造,学得满脑子新东西。1955年,他得了肺结核,回国动了手术,差点飞不了了。可他硬是咬牙恢复,后来干到空军大校,带出一堆新飞行员。1983年退役后,他玩起了根雕,还当上全国根雕协会的常务理事,手艺好得让人挑不出毛病。2003年12月12日,赵宝桐在北京去世,75岁。他的那架米格-15“25号”现在摆在中国航空博物馆,成了后人瞻仰的宝贝。
1951年11月,在朝鲜空战中,赵宝桐没有控制好飞机的速度,竟突然冲进敌机群中,
香笺寄相思
2025-07-01 18:58:30
0
阅读:42